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渣滓洞—重庆游记(三) |
[游记]渣滓洞—重庆游记(三) |
2007-07-19 baidu.com |
“渣滓洞”和“白公馆”都位于重庆西北郊歌乐山下。 “渣滓洞”其实本无洞,因此处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所关押“政治犯”迁此,于1947年4月迁回。 1947年12月,关闭半年多的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重新关人。 关押人员来源主要有1947年“六、一”大逮捕的“要犯”、《挺进报》案和“小民革”案中的被捕人员。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的被捕起义人员,最多时达三百多人。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烈士曾在此关押过。 中国国民党党员守则 忠勇为爱国之本,孝顺为齐家之本, 仁爱为接物之本,信义为立业之本, 和平为处世之本,礼节为治事之本, 服从为负责之本,勤俭为服务之本, 整洁为强身之本,助人为快乐之本, 学问为济世之本,有恒为成功之本。 国民党看守的标语,敬业啊: 命令重于生命,工作岗位就是家庭! 公开的拍马屁口号!共产党人敢吗? 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特务们特意在渣滓洞内院墙上写“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的标语 也是劝悔的“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标语。 监狱内的审讯室 审讯室内的各种刑具 面对这些,万分佩服当时的共产党人,真正的勇士啊! “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内院有一放风坝,一楼一底的男牢十六间,女牢二间。 内院有一个放风场。渣滓洞监狱配备了一个连的特务看守。 1949年的一一二七惨案中,国民党对200多人集体屠杀,仅有15人从此处破墙脱险. “渣滓洞”监狱外的歌乐山小瀑布 |
转自:http://hi.baidu.com/xiangyangjuanke/blog/item/a91609f5781fca27bd310947.html3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