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04级党支部预备党员渣滓洞之行 |
[游记]04级党支部预备党员渣滓洞之行 |
2007-08-03 80.9 |
2007年7月1日,经济学院04级党支部新入党的预备党员一行22人,赴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参观、宣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早晨7点20,同志们准时集合,排队等候校车,秩序井然。9点整,此次歌乐山之行正式开始,我们选择的是渣滓洞监狱旧址。 渣滓洞在重庆市乐歌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监狱。 该监狱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制高点有岗亭六座,机枪阵地一处,常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狱分内外两院,外院是监狱办公室和刑讯室,内院有一排男牢十六间,女牢两间,共产党员罗世文、江竹筠、李青林、蔡梦慰等先后被囚于此,最多时达七百余人。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对两百多人进行集体屠杀,溃逃时还放火烧男牢房,仅有15人脱险,制造了震惊中外的“11.27惨案”。 9点10分,预备党员们依次进入渣滓洞,参观正式开始。首先是一个小时的自由参观,党员们或跟随着讲解员,仔细聆听他们生动描述红岩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或独自默默地 观看陈列室的资料,感受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10点,预备党员们在渣滓洞中,对着鲜红的党旗,庄重地念出了自己的入党誓言。10点20分,本次爱国主义教育圆满结束。 通过这次渣滓洞之行,22名预备党员的思想觉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入党动机也愈发纯正。大家都深刻地明白,入党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入党,更是思想上入党,行为上入党。 红岩烈士们,用自己的热血,染红了共和国的旗帜,铸就了共和国的明天,是他们这样千千万万的有志之士,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开创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红岩精神却依然时刻凸显着它的价值。鲁迅先生说过:“青年应当有朝气,敢做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新世纪的共产党人,我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宏扬红岩精神结合起来,接过革命先辈手中的旗帜,让红岩精神,世世代代,永放光芒! |
转自:http://202.202.80.9/jingji/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73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