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洪崖洞揽胜

[游记]洪崖洞揽胜

2008-05-22    sina.com.cn

城市阳台---洪崖洞揽胜

2007-03-04 00:47:15

大中小

洪崖洞民族风貌区远景

1

早在05年,重庆举办亚太市长峰会期间,就传说要在沿江地段打造十几处城市阳台,以提升城市形象与品位。城市阳台,源自德国的理念,主要是闹市区中的观景与休闲。重庆的渝中半岛,凹凸起伏的山地结构,从空中俯瞰,确乎像极层层叠叠的高楼堆积。如能在一个天然的阳台上观景,看长江、嘉陵江汇流,揽江水、清风入怀,不亦快哉?只是,打造文化品牌,效果可好可坏,它真能突显城市的文化内涵吗?

重庆,可说是伴随战争的硝烟,依靠工业的强势而成为了西部的重心。文化人一直耿耿于怀于它自古以来文化底蕴的缺乏。即使它没有近邻----成都有那么多的文物古迹,文人墨客的歌咏吟诵,但不容置疑,它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地位,有着脉脉相承的一方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使它成为长江上游一颗烨烨生辉的明珠。只是近年来,城市的繁荣,飞速的发展,这些越来越淡出人们的生活了。

小时便听老人们说起“洪崖滴翠”,巴渝十二景之二。从市中心的标志建筑---解放碑往下走十几分钟,过临江门,便可来到洪崖门旧址。明初城中建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其中一座便是洪崖门,它建于一片陡立悬崖之上,是一处军事要塞。由于是一座没有实际城门的闭门,易守难攻。明末张建忠最初准备攻打的是洪崖门,后在江津受阻,便顺江而下,改由通远门,攻进了重庆。(在旧作《走近通远门》有描述。)

洪崖门下便是洪崖洞。重庆开商埠前这儿人烟稀少,植被异常繁茂,洞里流出一股清泉,从洞口倾泻而出。映着周围的绿树青草蓝天,宛如绿玉飞溅,莹莹散离。“洪崖滴翠”的名字由此而来。雍正八年进士,四川巴县知县王尔鉴创修的重庆最早最详细的地方志《巴县志》中写到:“城西雉碟下有洞曰洪崖,覆以巨石,其下嵌空,飞瀑时至,亦名滴水崖。有元丰时苏轼、任仲仪、黄庭坚题刻。”王尔鉴也作《洪崖滴翠》,流传至今。其中有:“珠飞高岸落,翠涌大江流。掩映斜阳里,波光点石头。”可见洪崖洞当时的一番美妙旖旎的好风光。名士余韵,留下了耐人咀嚼的久远回味。

仿建旧时的“洪崖滴翠”

2

三千年岁月,三千年江山。人在尘世中牵牵绕绕。直到今年春节,才走进了新建的洪崖洞民族风貌区,重庆着力打造的最大的城市阳台。它保留了原来川东民居吊脚楼的结构,依陡峭山势而建,运用了吊层、筑台、过巷、吊脚、通道、梯步、外挑、架空等吊脚楼独有的手法,真是幽回曲折,博大壮观。青瓦白墙,或仿木结构,雕梁画栋,偶有飞檐。体现了古朴与华丽相结合的历史韵味。错落有致地从沧白路一直延伸到崖下的嘉滨路,有11层之高,即便是土生土长,见惯山地高冈的本地人,也不禁会为它恢宏气势而折服。难怪有“空中步行街”之称。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cda2d3010007c335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