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转:重庆湖广会馆 |
[游记]转:重庆湖广会馆 |
2008-05-22 sina.com.cn |
重庆湖广会馆坐落在渝中区下洪学巷(朝天门附近),修建于明清时期。当时的重庆就已经是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重镇,清康熙初年,清政府制定了“移民实川”政策,鼓励向四川大规模移民,重庆因拥有总汇长江和嘉陵江干流和诸支流之利,成为移民入川的首站,各省商贾云集山城,争相设庄建馆,来自外地的商人纷纷在朝天门交易中心码头附近设立会馆。这些富商聚居兴建的重庆湖广会馆区域拥有3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8461平方米,包括湖广会馆、广东会所、齐安公所等建筑群及4个戏楼,可以说是重庆码头文化的产物和代表作。其中建筑最宏伟气派的湖广会馆和江西会馆,加上毗邻的广东会馆,形成庞大的建筑群,统称湖广会馆建筑群。2003年,我市对湖广会馆核心区建筑群进行了保护性修复,修复后的会馆群包括重现原貌的禹王宫、广东公所、齐安公所和部分新建的仿古建筑,共7634平方米。此外,还斥资数千万元将东水门一带打造成为与湖广会馆配套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因为湖广人崇拜治水成名,三过家门不入的大禹,所以湖广会馆又称“禹王宫”。现存的会馆内还有雕花木楼、戏台、传统街坊、封火墙等。中国传统民房街巷,木构者居多,而且接枋连柱、棚户成群。日常烧火煮食、烛头香案都极易引发火灾,通燃千户百家,往往损失惨烈。湖广会馆建筑群周围特别修筑了高达4米多的波浪圆拱山墙,谓之★封火墙★,亦称“风火墙”。可以将四周的猛火烟熏阻隔于墙外,以保馆内财产安全。当然,坚实厚壁的“封火墙”也是大户人家和贫民百姓的分水岭,常见于古镇民居中的庙宇、戏台、地主庄园等。 湖广会馆内的移民博物馆、禹王宫、广东会所、齐安公所……会馆内的建筑无论是风火墙、翘檐、回廊、额枋,每一处细节都显示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在做工上的精细令人惊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922f2d010009k342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