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重庆游之交通、饮食篇 |
[游记]重庆游之交通、饮食篇 |
2007-08-17 3608.com |
初到重庆,感觉跟别的地方大不相同。早晨一觉醒来发现已经8点多了,可是天还是蒙蒙亮的,我真怀疑是不是表坏了,由此我想到,重庆人是不是都起得比较晚呢? 首先,有一个很怪的现象,就是大街上看不到自行车。除了汽车,就是摩托车,后来才了解到这与重庆的地理环境有关。重庆号称山城,地势崎岖不平,很少有比较平坦的地方。即使有,也被这一处、那一处的楼房所占据。骑自行车的话上坡累(有时根本上不了)、下坡险,基本没有人使用它。 在重庆,走路是比较辛苦的事,老是爬高上低的,所以重庆人很少有胖子,那些很少一部分的胖子基本上都是有车族,走的路少。重庆以前隶属于四川,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即使是马路,也蜿蜒曲折,忽高忽低。外地人根本没法在市内开车。由于经常要爬高上低,这样就形成了重庆独有的棒棒兵。在码头、车站、菜市等等到处都有,帮助搬东西。到乡下去,路更难走,爬过这山,又要爬那山。山里人要是带东西进出,必须用背篓背重的东西,否则你就看不到路。地势落差太大,路又窄,根本没法两个人抬。山里人个头都不高,可能就是从小背东西背得太多,压得长不高了。要是下起雨,路更是难走。不过市区内是没有这种现象了,都是水泥的路面。 重庆给我最深刻印象的地方,不是既麻且辣的火锅,不是品种丰富的特产,而是关于重庆人的。重庆人给我的最深印象,不是他们外在的美丽(同伴们一上街就大看美女,都说很养眼),不是他们的奇装异服(我对服装没有研究,同伴们说没有重庆人不敢穿的衣服),而是他们的和善与热心。 乘公共汽车也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售票员,个子不高,挺清爽的样子。看她在车上来回颠簸着(重庆是山城,路上上下下的,车颠簸得厉害),还要售票,真不容易。但她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样子,每一站都清楚地报站名。还跟我们愉快的聊天。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家快到站了,就心急地想站起来,她急忙过去,示意老人家坐好,说:“等车挺稳了再起来。”车到站了,她走上去,搀扶着老人家下车。我对同伴说:“在我们那,这种现象很难看见了。”同伴们都点头称是。 到了解放碑,我们逛得挺开心。后来我们数次问路,遇到的人不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他们都会很热心地给我们指路。没有遇到一个冷眼相待的。 晚上,我们到当地有名的火锅城去吃火锅,遇到了一位挺可爱的服务员,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坐定后,服务员开始用她不甚流利的普通话给我们介绍火锅的品种。因为和我们那的吃法不太相同,于是我们也提了许多问题,她都一一做了解答。我们点了土鸡汤做锅底的一种火锅,汤的味道很鲜美,鸡肉也挺好吃。当烫菜上来时,我们惊讶地发现,有一盆血糊糊的东西,不知是什么,忙问服务员,答曰:鸭血。我们有些女生看着怕,谁也不敢动筷子将其下锅,都嚷着要换一道菜。服务员很为难地笑着,说店里的规矩是不能换,说着,表现得很不好意思的样子,好像欠了我们什么似的。她很小心地替我们把一盆鸭血一一倒入锅内。等熟了捞起来尝尝,味道还真不错呢。后来,服务员接连赠送了我们两盘酱油肉片,好像感觉非常对不住我们似的。 接二连三遇到这样的重庆人,我们对重庆的印象自然越来越好。我告诉同伴们,回来后一定要写一写重庆人,于是就有了这一篇文章。其实重庆给我的印象深刻之处远不止这些,重庆的特色小吃、重庆人说话的腔调、重庆的依山而建的高楼、重庆特有的气候,这些都留在了我的记忆中。等有空,等有闲,等重庆在我的心中变成一本厚厚的相册,我再为你们一张一张地翻阅。 |
转自:http://www.3608.com/article/2006-9-13/110114137.html1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