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山,原名鼎石山。明万历年间,有儒生张凤翼,将寿丘山上的一座宋代僧伽塔移建于鼎石山,故名宝塔山。 宝塔山系宁镇山脉的低山、缓丘,高度不大,直度平缓,山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宜于栽种林木、花草,现辟为一座美丽的中日友谊梅樱园。这里青山绿水,花卉争妍,景色秀丽,系古运河风光带的揽胜佳地。 宝塔山风景是以僧伽塔为主景,以中日友谊梅樱园为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梅花园和樱花园,既有中国园林的格局,又有日本园林的风韵。其它还建有桂花园、牡丹园、桃园、松竹园等,并在其间栽种兰花、杜鹃花、海棠花等名贵花卉,这里四季有应时之花,八节有长青之树。根据名园的布局特点,设置了亭台楼阁,长廓曲径等园林小品,如石壁假山、祁天池、红梅阁、喜雨潭、落水洞、学子亭、樱花小筑、桂花亭、小桥、石凳等点缀其间,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天配地设交相辉映。宝塔山尤以烟花三月、小桥流水、杨柳拂面、繁花满枝、灿若云霞的秀丽景色更为迷人。在林间花丛中还有黄鹂、山雀自由飞跃,放声鸣唱,真是清风徐徐,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为游人增添无限的情趣,大有回归大自然之感。 僧加塔系一座砖塔,具有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高大雄伟,造型别致,塔高32.5米,七级八面、黄墙、葫芦顶,其结构兼有楼阁式和密檐式塔之特点,颇有古色古香之趣,登临其上,爽气扑怀,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