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宝塔山游记攻略之仰望宝塔山宝塔山 |
[游记]宝塔山游记攻略之仰望宝塔山宝塔山 |
2008-04-04 yiqilai.com.cn |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今年初春时节终于有机会去了延安,踏上了那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并且怀着朝圣般的心情,亲眼看到了多年来萦绕在梦中的宝塔山。 宝塔山古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延河之滨,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称做宝塔山。宝塔始建于唐朝,现为明代建筑。拾阶而上宝塔山,宝塔塔身由砖砌成,塔形为八角八边,高44米,分为9层,是一座楼阁式砖塔。独特的红色革命历史赋予了宝塔独特的文化底蕴。1937年元月,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了这座古城,开始了13年的红都生涯。这期间,雄伟的宝塔高高耸立在嘉岭山上,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召唤着四面八方追求和平进步的人们。 塔内有梯,可登塔顶。塔底层南北拱门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字样。这八个字可以看作是这座宝塔的写照,亦或是每一个登临宝塔山的人心中的感受。但我却觉得,真正高超碧落的是心怀天下的豪情,真正俯视红尘的是对芸芸众生的深切同情和关怀,当年的范仲淹有过,当年的毛泽东有过。宝塔无言,却留下这八字玄机,让我们回溯历史的长河,去体会一种渗透于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最深刻最广袤的情感。 站在宝塔下,仰望这座千年古塔,不能不浮想联翩。塔上的每一块青砖、每一棵蒿草,都记载着它曾经历过的那个时代和人物,记忆着一个个古老而久远的故事。在这里,遥想自唐以来,宋、金、元、明、清各个王朝,那古之称为塞下的延安的旧时风貌,就会闯入脑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情景也会奔腾而来。塔体青灰色的大砖上存留的一个个伤痕,那是在战争年代,呼啸的枪炮子弹留下的印迹。站在这些印迹下面,弥漫的硝烟就会像雾一样,从山间漫出来,拥在身边,流入心间。我仿佛听到宝塔山下军民大生产的号子,仿佛看到艰苦耕作的农民和部队。这里养育出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一边要挑起抗日救国的重任,一边要生产自立、丰衣足食。用“小米加步枪”奇迹般地战胜了“飞机加大炮”。他们就是这样一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克服困难,顽强生存的队伍,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创举,这是历史的奇迹。 我站在宝塔山上,向着延安深情鸟瞰。只见山山岭岭尽是翠绿。阵阵清风吹来,令我心醉。一幢幢高楼大厦矗立在延河两边,一条条大街宽整有序人来车往;正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母亲延安换新颜!在宝塔山上,或漫步行走,或选一山石静坐,背后是波澜壮阔的黄土山壑,前面是现代化的城市,你便不由得进入一种物我皆忘的境界,思绪随着清风自由飘荡。遥想当年,无数的志士仁人、莘莘学子,不远万里从北平、从上海、从全国各地,不辞险阻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来到这里;为什么?为了这山、这水,更重要的是为着共产党营造的政治上的清廉之风。那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官场腐朽无能,贪污成风,人民怨声载道,而共产党在延安却在推行民主政治;从最高领导人到普通的工作人员,厉行节俭,反对腐败;这里,一扫官场的腐败之风,处处是廉洁之风。这样的政权才最具生命力;这样的环境才最具吸引力,这样办队伍才最具战斗力!这也正是清正廉洁赋予延安的无穷魅力! 仰视那傲然耸立的巍巍宝塔,心中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宝塔,作为延案时代的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 仰望延安宝塔,我心中的宝塔。
|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5%AE%9D%E5%A1%94%E5%B1%B1%E6%B8%B8%E8%AE%B0%E6%94%BB%E7%95%A5%E4%B9%8B%E8%AF%97%E4%B3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