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包头作家柳陆行走秦直道面世 |
[游记]包头作家柳陆行走秦直道面世 |
2008-05-22 sina.com.cn |
曾经出版过《走西口路》《走大河》《走北疆》《走鹿城》的包头民俗学家柳陆先生,在自治区六十年大庆之际,又向读者献出了他的第五部行走文学作品集——《行走秦直道》。 这是一部历史文化散文集。全书十五万字,分八辑:嬴秦溯古、咸阳纪事、始皇末日、秦地人文、秦风烟云、两地情结、塞外古今、风土名片。每辑五六个节,每节以历史上的一段或一人为中心,展开叙述。故事中蕴涵着史实,史实中讲述着故事。 请看目录: ·赢秦溯古· 一条直道在眼前…………………………………… 商鞅变革开好头…………………………………… 赢政登基为秦王…………………………………… 统一天下始皇帝…………………………………… 吕氏春秋传古今…………………………………… 天下辐辏乃咸阳…………………………………… 战争需要修直道…………………………………… 秦直道的功与过…………………………………… 大秦一统立六法…………………………………… 先定焚书后坑儒…………………………………… 秦始皇巡行五出…………………………………… 始皇毙命换遗诏…………………………………… 大秦王朝的末日…………………………………… 帝都咸阳多典故…………………………………… 离宫别馆盖世最…………………………………… 桥山之巅祭黄陵…………………………………… 观瞻千年石泓寺…………………………………… 东阳山上怀英阁…………………………………… 陕北出了刘志丹…………………………………… 保安羊肉剁荞面…………………………………… 道教真人坐身亡…………………………………… 米脂婆姨绥德汉…………………………………… 人民歌手李有源…………………………………… 黄河九十九道湾…………………………………… 抚今思昔统万城…………………………………… 征沙治水话榆林…………………………………… 直道沟通两地情…………………………………… 嫱湖琰池传美谈…………………………………… 蓝天白云蒙古包…………………………………… 昭君途径金津渡…………………………………… 昭君城里故事多…………………………………… 五灵王其人其事…………………………………… 固阳境内秦长城…………………………………… 阳山岩画存古迹…………………………………… 风水宝地包克图…………………………………… 蒙古部落土默特…………………………………… 吕布出生孟家梁…………………………………… 高欢皇帝生固阳…………………………………… 巾帼女杰花木兰…………………………………… 踏着直道走西口…………………………………… 新说固阳有三宝…………………………………… 心中有颗红太阳…………………………………… 下面,老饕节选书中的两节,以飨关注老饕博客的网友。 第一辑:嬴秦溯古 第一节:一条直道在眼前 (秦直道遗迹) 秦直道是秦王朝为了巩固政权,抗击匈奴南侵,于公元前212年——前210年命大将蒙恬和扶苏率30万刑徒、兵卒、和人民等,历时两年半修筑的一条军事要道。因而后人称之为“天下第一路”,“中国古代高速公路”、“一路通阴山”,还有人称“始皇路”、或“皇上路”“圣人条”、等等。 (柳陆先生做实地考查) 这条古道一直令我魂牵梦绕,也一直是我多年向往的夙愿。2007年4月15日,我终于从家乡包头出发,独步踏上这条神秘之路,去寻找,去挖掘,去追溯这条路上曾经埋藏着的和承载过的文化遗存和民俗传承等状况,当然也应包括民间故事、各种传说、民情民风、亭障驿铺、烽燧城堡、关口古渡、行宫楼阁、宗教信仰、历史人物以及风土人情等等。我要说明的是,我不是史学家,更不是考古工作者,故不敢在圣人面前卖膏药,更不敢班门异斧写史学谈史学,只想沿着这条古路去索取和拣拾上这条古路上丢撒下的东西,我知道,不可能满载而归,若能收获些许便足矣。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打败并统一了楚、齐、燕、韩、赵、魏六国,这六国各国疆域分别是:齐——在山东一带,以临淄为都。楚——在南方带,都郢(江陵)。燕——今北京的大兴,燕京。韩——都平阳(临汾),后徒阳翟(河南禹县)和新郑等地。魏——今魏县临漳及河南一带,都安邑(山西夏县北),后迁河南开封。秦统一六国后,建都咸阳。秦始皇为巩固国土和国之安泰,命大将蒙恬(祖上曾是齐国人,自祖父蒙骜起,世代为秦之名将)率30万民夫和刑徒历时二年又六个月开筑秦直道。 秦直道南起陕西淳化县(秦时称云阳)北到内蒙古包头市今麻池乡(秦时称九原),全长约700余公里,筑时标准宽度约合60米,但根据地理自然条件,未必都能达到标准。据我亲眼所见,说它是“直道”也未必绝对笔直,只能是相对而言。“直”的含意是比较直的路,能够从云阳——九原直接到达的路,也能够顺利并且快速到达的路。两点一线,南北相对,“到九原,直抵甘泉”,“堑山堙谷”的目的是保证“直通之”的路。体现了当时大秦王朝不可一世的气派。秦直道是古今中外道路史上少有的“沿脊线”道路,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价值。根据现有资料和残存的遗迹察详,秦直道有许多地段是沿山脊行进的,这样就可以居高临下,极目远眺,能避匈奴骑兵的偷袭包抄,所以遇到山川切断的山岭处,下了岭坡旋即上梁,很少在川道或河谷中盘桓,堪称别具一格。与此同时还修建了许多配套支道,俗称“条”,路面宽度均在20米左右,形成了直道为经,支道为纬的路网。民谣有“条条道路通直路,郡郡县县送粮草”之说。充分反映了秦直道在当时军事、政治、经济和交通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秦直道在古代军事上发挥了巨大的威慑作用,一旦边关报警,秦军即可出击,抵御外侵,因之“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秦汉以后秦直道长期以商贾、行旅所利用,至宋代以后能逐渐萧条冷落,直到废弃。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2461d01000c3c.html4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