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盘锦境内明长城(辽东边墙河套段)残迹(一.

[游记]盘锦境内明长城(辽东边墙河套段)残迹(一.

2008-05-22    sina.com.cn

走遍盘锦(1)----盘锦境内明长城(辽东边墙河套段)残迹(一)

2007-03-31 08:23:40

大中小

"不到长城非好汉"

盘锦的先人,或曾经修筑过长城,或曾经攻打过长城,曾经在长城内外与自己的敌人杀得天昏地暗,曾经在长城脚下居住,曾经在长城上行走.盘锦人是好汉的后人.然而今天,大部分盘锦人不知自己就生活在长城脚下.仅少部分上了年纪的高升人知道一条叫"老边道"的旧路,却不知,那条路就是明朝著名的九边之首----辽东镇长城所属,河套段边墙的遗迹.

胡狼对历史知之甚少,特别是盘锦的历史,最早知道盘锦境内有明长城是3年前从女儿的课本上,那是一本叫做<可爱的盘锦>的地方教材,里面简单提及了盘锦境内烽火台的分布和明长城的大致走向.最近在网上陆续看到了博友"盘锦老丁"和"鲜卑佟伟"的很多盘锦地域方面的文章,其中对境内的边墙有所提及,又在长城文化网浏览了一些关于辽东长城的论文介绍.引发了兴趣,逐渐萌生了徒步走访拍摄盘锦长城遗迹的想法.我不知道到底能拍到多少,或者能找到几处遗迹,但还是决心坚持拍下去.尽管,最终可能空手而归....

2007年3月,我根据已知的一些文献资料,决定先从最易寻找的得胜村北---高升一线的"老边道"入手,开始寻觅拍摄盘锦境内明长城的遗迹.

07年三月某日,我从高升镇(明朝时期叫镇武堡)出发,沿着到大荒的公路向西走,在高升镇郊下了公路向北斜插进入农田,向着京沈高速公路的方向走去,这里是旱地,去年收割后的玉米碴还留在地里.我从高速公路的一个涵洞穿过,进入了自己画定的区域(上面卫星地图中画红圈的部分).这里是我寻找老边道的重点.一些当地的老乡已经开始备耕,在高速公路的涵洞口,我幸运地遇到了正在地里备耕的当地老乡,是50多岁的老两口.我向他们打听老边道的位置,他们说就在北面300米的地方.我按照他们指点的方向走到那里,却很是迷茫,这里明明是一条沟吗?怎么叫老边道呢?(下图)

顺这这条沟向东(高速公路方向)走了100米,遇到另一位老乡,姓刘,是附近二台子村的村民,今年53岁,也在忙着备耕.听我问老边道,说就是脚下这条道.我很奇怪,问老乡说:这条道不是通高升的要路吗?怎么像个水沟呢?老刘听了一笑:现在修了柏油路谁还走这土路,原来这里是很高,但油路通了以后,这里就废弃了,附近村民用土就来这里挖,几年下来就挖成这样了.老刘还说:你来的还好,也许明年或后年这路上种了庄稼,就再没人知道它的位置了.

的确,这些痕迹最高处仅高于地表不到1米,而且我们实际看到的并非边墙,而是夯土边墙因风化雨蚀坍塌倾圮后,墙上部的夯土,散落到墙角并自然堆积,形成像河堤状的路.后来在路两侧堤脚上松散堆积的夯土上长出了一些树.而正是由于这些树的存在,才使得树根下的边墙夯土得以保留到今天.相反,边墙的主体最终因夯土被附近村民取用而荡然无存了.而这老边道两侧像河岸似的土层,也就是我们今天唯一能看到的,从长城上散落下来的夯土了.它的残留,最终为我们标示了明边墙在这里的位置和走向.

上面图片中的边道已经被种上了庄稼,远处的桥梁就是沈山客运专线的涵洞桥.老边道从这里向那座桥延伸而去,并从桥下穿过.过了那涵洞桥,老边道便消失了,看不到任何痕迹,有的只是庄稼地里的玉米杈子.我们看到这里的"沟沿"比前面的宽(上图),而且听老刘大哥讲,以前这里(那棵树附近)的边道最高.这是为什么呢?

上面这棵树就是前一幅图片上的那棵树,只不过我是站在相反的方向上拍的,从这张片子上我们可以看到树根下的土还很高,大家看到图中道路上那个黑点了吗?那是我在树根下的土层里找到的青砖残块(后面有特写).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491e600100091x45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