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气象

[游记]华山气象

2008-05-22    sina.com.cn

那几年,江滨的三华公园经常遭受金溪上游季节性洪水的肆虐破坏,出于安全考虑,县政府在城区改造时,将江滨公园迁到了华山上,添置了很多必要的公共设施,有闲地整盖的庙宇、飞檐翘角的六角风亭,供人歇脚的石桌凳、儿童游玩的单双杠爬梯转车,还有一条可直通山顶的后山公路。华山地处武夷山脉南段,系天阶山公园9大景区之一,2002年9月,天阶山公园被省林业厅确定为省级森林公园;2003年12月23日,经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审委员会审议和国家林业局审核批准,天阶山森林公园升格为国家森林公园,从此,来华山的人就多了,人声鼎沸,鸟语花香,可以静听风雨松涛,笑谈逸事趣闻,这里俨然已成了人们新的乐园。

今年正月初一,我随了家人,来过华山。在熙攘的人流中,有相熟朋友,更有返乡过节的乡里,他们虔诚恭敬的上长香点炮仗,大方欣喜的挤到庙中厨房吃一碗新春面。与其说是迷信,倒不如说是登高的意义多一些。岁首登高,既是神圣的又是诗意的。对心中有佛的信徒而言,登高是庙在那里,能恭听钟鼓的和鸣、沐浴香火的洗礼;对常年在外游走四方的年轻人而言,登高是山在那里,纵使往年有学业不精,从商多舛、抑或是有孟襄阳般的求仕不遇,在新年新气象的华山之上,也要践履“登,升也”(《尔雅》)、欲释阶而登天兮(《楚辞"惜诵》),拔得新春头筹,激励自己在来年意气风发,迈步从头越,绝不学作孟兄“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般的灰色喟叹。

不觉的,我们来到了山脊的风亭,看见几个白发老人在练太极剑,只见他们并步点剑、独立反刺、扑步横扫、左右平带、独立抡劈、退步回抽,一招一式,不急不缓,虽然没见到武侠书中描述的宿鸟投林、大鹏展翅、白猿献果、海底捞月、仙人指路种种名头响亮的招式,更没有传说中缠字诀、连字诀、三环套月的太极剑绝招,但从他们陶醉忘我、气定神闲的表情可以看出,在这华山之上,他们很舒心、很享受。

是啊,我在平日里,几乎都在校园里忙碌,在电脑的各种软件里折腾,偶尔也到朋友家串串门,或陪老婆逛逛超市服装店,说来,也真再没什么好去处。半个月前,久在上海大都市做生意的二姨回来,她还特意邀了母亲上了华山,虽然她们不象我那过世的外婆一样,是一个无论那岁时民俗中曲水流杯的三月三,还是牛女欢会的七月七,只要是逢年过节,哪怕是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到庙里进香拜供的虔诚信徒,我想,她们会想来华山走走,或许也如了我吧,除了要一分亲近自然的真实与感动,还想寻得内心深处一直渴求着的淡定和宁静。

我们原路返回的途中,路上熟人很多。我惊奇的发现,来去的行路人,脚上非但没着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的“谢公履”,来一个“上山去前齿、下山去后齿”的POSS,反倒大都是光着脚板,我不禁纳闷,我自幼就喜欢赤脚,最近家人还笑谈我的女儿和我一样,也是天天赤脚活蹦乱跳。我总觉得亲近土地的感觉真好,尤其是酷暑难耐的夏天,最好的解暑方式就是短衣短裤,赤脚爬山,野河游泳,没想到华山上能遇到这么多同道中人。身边的一个身着白色衫裤、边走还边甩手摇臂的矍铄老者乐呵呵的说,都是这石头路惹的“祸”。这80年代修的华山路,可费了心机的,当时可是精选了清一色大小相仿的鹅卵石,我们肩挑背扛,由南至北,横亘华山山腰,倒着身子,一个个石子的砌,一行行的排铺到山脚。石头铺就的图案也多:圆形、菱形、太阳花……。现在你们的工作压力大,城里的足浴城也就满天飞了,这不无道理,俗话说:老从脚下起啊,如今,我们华山的石头路真是宝了,你只要赤脚来回走一遍华山路,脚下的穴位就给按摩了千百次,你就能感觉脚掌发热,浑身舒坦。这样轻轻松松,还快乐健康,何乐不为呢?听完老者一席话,我真是“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唐"顾况《行路难》),一身暑气顿消。是啊,值得庆幸的是,在城市公众休闲方式调查近七成民众首选睡觉的今天,我们将乐的人民有了健康的休闲方式;值得感谢的是,这华山虽小,海拔也不高,但给了我们清凉的山风、幽静的林间、可爱珍贵的石头小路的恩赐。到了路口,老者在阶梯边找了自己的平底布鞋,平静的穿上,带着一身的汗水和健康的疲劳,悠然的回家。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我长生一声喟叹:好一群有识的赤脚绅士,好一方有福的将乐人民!

走到山脚垭口的一块平地,有一个小公园。两周多的女儿,欣喜的惊呼:“车,爸爸,那里有车,呜呜呜的车,我要坐呜呜呜”,女儿出奇的爱车,看到园里有转车,就叫嚷着要坐。园中还有好多的孩子,在坐着转车,爬着杠,溜着滑梯,孩子自顾自在快乐的玩,家长守一旁在幸福的看。是啊,这清新明丽的华山,早已不单存留在你我心中和记忆里,如同华山二字,融入华山社区、华山宾馆、华山储蓄等名字里,成了我们将乐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再分开。(3042字)
————————————————————————
3稿 2007-8-17晚
华山气象

好久没走华山了,趁着暑假没事,在今年盛夏的一个傍晚时分,我邀妻带女,沿着华山主道拾阶而上。路上行人一茬一茬,或孑然独行,或三五成群,上上下下,有闲庭信步谈笑风生的、有来去匆匆汗流浃背的,宛若是移动的风景,好不热闹。是啊,今年罕见的酷暑,让我们这些山区小城的人都觉得漫漫难捱,新闻里天天播着波及四川贵州湖南湖北云南等24个省市的水灾;重庆在去年遭受百年不遇的旱灾之后,今年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水灾;福建广东的旱灾。大家都在感叹全球气候的反常不可琢磨,感叹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孱弱和无助,感叹杲杲烈日的热浪驱赶我们遁入封闭的小居室同时,几近窒息的空调风又逼迫我们去找寻精神解压形体放松亲近自然的空间,于是大家好似都不约而同的想起了县城后的华山,想起华山上的鹅卵石小路,想起华山上由于政府的令行禁止、将乐人民的自觉保护而完好无损的松林,枝头蹦飞的雀鸟,还有林间清脆的蝉鸣……;老人则想起山上的庙宇亭台,长须的老僧人手中轻敲的嫣红的红鱼青磬,咯叮错落,声传悠远,虽不能引得远山的老虎来听经,也能招来山间几只长尾的白鹇,在庙前老松树下静聆,好似对那爱莫讳深高深弥广的佛学,也能如适龄的孔雀对爱情的解读,由一知半解而至幡然顿悟,终有一天会绽开心里那面绚丽的屏。

说起我们县城后的华山,倒挺让我留念的,虽然它没有陕西华阴县的华山那近亿年的悠久历史和“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山海经》)的巍峨壮观,更没有它的“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的磅礴气势和仙境美感,但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有的不仅仅是休闲避暑的去处,而是一段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6a9d701000ahp.html3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