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安旅游陕西旅游西安旅行社旅游线路华山延安西安旅游武则天乾陵.

[游记]西安旅游陕西旅游西安旅行社旅游线路华山延安西安旅游武则天乾陵.

2008-05-22    52xian.com

早就听说陕西有八大怪。到了这儿,有幸耳闻目睹,渐知内涵。
清晨,旅游车出西安城向西,经咸阳沿着古丝绸之路312国道行驶。公路旁,偏离城区较远的房居,或孤独矗立在田野边的农舍,呈现不同于华北平原农村房屋的式样。多数院落,四合而围。令人称奇的是,每座房子外墙都有通脊之高,院内一侧的墙身都低于外墙,两墙之间搭顶盖瓦,房顶自然都顺坡朝向院里,就连院落大门上的雨搭,也不例外。房子矮的如此,两层高的楼房也是一样。这就是关中地区八怪之一:“房子半边盖”。
在312国道1550公里左右的乾县黄土民俗村,我弄清了这一怪的由来。
民俗村,有几处标准而传统的陕西关中旧式院落,黄土而筑,与路上见到的房屋格局大致雷同。走进院门,院落的黄土地面被夯、踩得十分坚实。导游叫大家仔细观察院落地面结构的特点。院子内,各座屋子外墙边,都有斜向的浅显明沟,院子的角儿上有一提水的辘轳。原来“房子一边盖”是为了集结屋檐儿上淌下的雨水。关中地区缺水,人们便在自己生息的房居结构上想出这种办法。夏天接的雨水要用到第二年春天。
“房子半边盖”,这一怪,不禁使我想起京城北海公园门前团城上的“集雨泄水”工程,它们都是因水而做,简洁实用,异曲同工,透出先人的绝顶聪慧。
了解关中的另一怪:“面条儿象皮带”,是从黄土民俗村 一间农舍墙上的一个字开始的。这 就 是“biang ”字(请参看
http://www.xianholiday.com/web/content.asp?b_group=40&s_group=157
)。笔画有 4 3 划儿之多,一个字念三个音, 读作 “biang biang面”,在现代版的字典上是查不到的。而我真正见到并品尝到它,却是在第二天去延安途经黄陵县时。
拜谒完黄帝陵,天已近下午4时半,我在县城的一家小饭馆儿坐定, 要了两碗面,一碗“油泼辣子面”,一碗“臊子面”,借此机会都想尝一尝。功夫不大,端上一碗面条儿,白、薄、韧、宽,果真犹如皮带。红红亮亮的辣椒油漂在面条儿上。挑了几筷子,热气腾腾,只一口下肚,便周身发热,几口下来,大汗淋漓,要是干完重活儿后吃上一碗,那才真叫爽快。嘴里还哈着辣气,第二碗面又端了上来,面条依旧,不同的是拌面用的调料,当地人叫臊子,是用肉丁、萝卜、豆腐、黄花、木耳等烩成,与面条拌在一起吃。服务员是关中人,见了我的吃相打趣的说,要是用当地的碗盛,你是吃不消的,她一指,柜台上的碗足足有华北平原农村活面盆儿那般大小。
在陕西,除了“房子半边盖”、“面条儿象皮带”以外,还有别的“怪”,如手帕头上戴、锅盔塞锅盖、油泼辣子是好菜、碗与面盆儿分不开、有凳不坐蹲起来、吵架唱戏分不开。在咸阳博物馆,我见到一本介绍陕西风俗的书,里面足足罗列了一百“怪”。这些,无疑与当地传统的民俗文化分不开,其中也不乏劳动人民经年已久的生活经验、智慧的积累与沉淀。

转自:http://www.52xian.com/files/2005_12_15/2005121513719937072323.asp21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