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告别大学时代———华山游记 |
[游记]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告别大学时代———华山游记 |
2007-07-16 cq.cn |
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告别大学时代------华山游记 大学最后半年,我郑重的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四个愿望:去一趟哈尔滨、逛逛沈阳、看一场CBA的球赛、游览长白山。毕业的前夕,打开笔记本看看我写下的愿望,只有两个红色的勾划在了哈尔滨和CBA的前面。拿着火车票,突然间感觉有点失落,马上就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城市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偶然听同学说起华山,自古华山一条道,以险峻著称的西岳-华山唤起了我征服的愿望。 由于华山离西安不远,顺便可以感受古城的历史,我特地的绕着路线买了一张从长春经西安到重庆的车票。坐K128到了西安后,在车站附近的西安铁路饭店住了下来,三十元一天,条件挺不错的。冲个澡,看看电视,好好的再睡上一觉。第二天(7月1号)早早的就醒了,背上包,带上地图和相机出发了。先坐车游览了古城墙里的钟楼鼓楼、小雁塔、大雁塔。回来的时候从东大街逛到西门,在好又多超市买了明天登山的必备品,明明没有买多少东西,可是一拎出来居然有一大袋,可有得背了。 西安火车站 小雁塔 大雁塔 一大早起来退了房间,把包寄存在了火车站附近。去车站对面的一个四川小吃城里吃了两大碗米饭,不是我吃的多哦,有人很负责的告诉我,爬山太耗体力,山下一定要吃个大饱,要不到了山上一碗米饭卖你个五块八块的,那有的你后悔的。我还没有出门就被一个人拉住说什么坐他们旅游公司的车,怎么怎么的方便、便宜。我是不信这个的,吃一堑,长一智嘛。特别是女生出去玩一定要心细,要不交了钱把你给拉到个陌生的地方,有得你哭的。而后径直的去了汽车站,远远的看到一辆去华山的游一路车开了出去,那就只好等下一辆了。坐在车里看着外面,虽太阳还没升起,但已经感觉到闷热逼人了。半个小时过去了,实在是有点忍不住,问司机什么时候能开,TMD居然给我马上了半个小时。那就算了吧,还是去坐火车,辛辛苦苦的排了我二十分钟,终于弄到了一张N235(杨陵镇到开封,双层,11:01开车)。 上了车一看,不错,没几个人,于是找了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位置躺了下来(凌晨看了英格兰与葡萄牙的比赛,现在还有点晕乎,趁这个时候好好休息一下,要不上了华山睡着了,小命可就有点危险了)。正睡着,怎么感觉前面有两个人在晃悠呢,抬头一看,查票的,啥时候不好查,非得我睡觉的时候。两个乘务员一看,说到:“华山啊,下一站就是,不要睡着了,记得看好自己的东西”。我突然有点心存感激,旁边的那美女一听我要去华山,就跟我侃了起来,我也来精神了,有美女聊天总比睡觉强。不觉间火车已停靠在了华山站,跟美女不舍的道别后,问了旁边的跟我一起下车的大叔,去华山怎么坐车,大叔很热情的详细的分析了去华山的车辆乘坐情况。跟大多的旅游景点一样,宰客的车种娄多多。于是乎,花了三块钱,坐了一辆长安面的,直奔华山西门而去,到达时间大约是下午1点半。 呵呵,写了两段都还没有写入正题,下面将详细的介绍我登华山的全过程 有意去华山请详看我的博客: http://uoou.blog.sohu.com/ 自北峰向上,先后经过擦耳崖、上天梯、苍龙岭三处华山著名景点。一路上我没有看见一个游人,估计是天快黑又下着小雨的原故吧。擦耳崖是一块侧立长达几十米的巨石,游人必须从旁边经过,道路狭窄,若不留神,很容易撞上这块巨石,。天梯开凿在一处峭壁上,虽天梯比较短,但近九十度,仍需抓紧铁链小心而行,十分惊险。而这苍龙岭更是两面悬崖,仅能从顶上不足三尺宽的路上通行,因其呈苍黑色形如苍龙而得名。两边山谷,深不可测,令人心惊目眩。我真的不敢想像,要是没有这铁链扶手,一个人站在苍龙岭中间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龙的头角处写着“韩退之投书处”几个大字。据说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登临华山徒经苍龙岭时,见两边绝壁千尺,不由双腿发软,号啕大哭,给家人写信诀别并投书求救,从此苍龙岭上便有了名叫“韩退之投书处”的地方,这也给华山平添了几分险峻的色彩。 再往上便到了五云峰,华山旅游公司在这里开的一个饭店。这里的老板见天快黑了,又下着小雨,估计后面没有人上来了,想多做一笔生意,跟我磨叽了许久,还是没有打消我去东峰住宿的念头。休息片刻后,我继续向前进,不一会儿就到了金锁关,这是由北峰通往其它诸峰的咽喉,形似一把巨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两旁的铁链上挂满了游人留下的锁头,以求万事如意,一生平安。这种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我当然是信其有啦,不过更重要的是我要在这里留下我的回忆。下山的时候,我买了一把锁,在锁上刻下了我们全家的名字,系上了一条红色的丝带,锁在了金锁关,举臂奋力将钥匙扔进了山谷。就在这时闪电过后一阵雷鸣,顷刻间下起了大雨,没有办法啊,只好在这里等到雨停了。突闻一阵啼哭的声音越来越近,仔细一看有三个人从上面下来,估计是在半路上被雨浇了,年龄小的被吓哭了。后来聊天才知道她们是表兄妹,哥哥是北大的,早上开始登华山,刚游完东峰就下雨了。一阵电闪雷鸣、倾盆大雨过后,雨逐渐的小啦。山上下雨都有一个共性,雨来的急去的也快且下雨的频率还高。还记得上次去吉林龙盘山的时候,一路上被雨给浇了四次,今天也被大大小小的雨给淋了五次。最后我们四个人还是冒险返回到小女生认为比较安全的五云峰住宿。 第二天一大早,店里的小二就敲门说看日出了,我从被窝里跳起来,迅速的穿上衣服,带上头灯跟着夜里爬山的人往东峰观日台行进。不知道今天幸运不,能不能赶上这小的概率的华山日出。经过90度的云梯,终于来到的东峰之巅。抬头望去,天空有点阴沉,不知是云海还是雾海在山间浮动,等待许久,还是不见东方的天空那怕就那么一点点的红,我们只能怨恨老天太不合作,留下这莫大遗憾。往前就是东峰饭店了,穿过东峰饭店就是华山的第二险,两条锁链垂搭在崖边。本来是打算去探一下险的,考虑到昨晚刚下过雨,路比较滑,还是算了吧,不要因一时的冲动把小命给了华山。远远的望去鹞子翻身的尽头有一下棋亭,相传五代时,赵匡胤与陈抟在此下棋。输掉了华山。后来赵当了宋朝皇帝。,华山便可以不向朝廷纳粮。 沿石阶而下,离开东峰,根据路上的路标,我们一群人开始向南峰进发。传说因由南峰很高,大雁经过此地也要在此歇息,因而南峰又被称为落雁峰。它海拔2160.5米,为华山最高峰,也是五岳最高峰。经过升表台的西侧,穿过石楼门,便是华山最险景――长空栈道,此道开凿在南峰腰间,上下皆悬崖峭壁,不过没有绵阳的古栈道险,所以没有引起我的兴趣。登上南峰前有一个很破的道观,观前面有一个小的木牌,上面有很烂的字写着“距山顶还有四五分钟”的字样。过了那个破观不远便是极顶,最高处是一块很大的石头,大石头上刻满了字,没有阶梯,只有踩着字的笔划上去,终于登上了华山极顶!,站在华山之巅,遥望近在咫尺的东峰和西峰,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向下俯瞰群山,云雾缭绕;八百里秦川尽在你脚下,笑傲江湖,这是何等的感觉。 我们继续西行,翻过老君炼丹炉之后,沿着石阶向下,在通往顶峰的路上有一条酷似苍龙岭的山脊,像一条屈缩的巨龙,这就是的屈岭,亦称小苍龙岭。与苍龙岭不同的是,屈岭只有一边有铁索,两旁绝壁千仞,异常险峻。过了屈岭就是华山气象站,再往上几米只可以看见翠云宫,它是西峰上唯一保存完整的建筑,分前后两殿,上下两层,四周全用石条砌成,周围古松参天。后殿供有三圣母像,宫院内有偏门,门外就是斧劈石,神话传说三圣母就是被压在这里。其石如斧劈,断而为三。劈斧石旁有一巨斧,约两米,上题“仙家宝斧,七尺有五,赐予沉香,劈山救母”。巨斧的左边就是传说中的宝莲灯了,当然是假的咯。过了斧劈石便是西峰顶。西峰顶并陈着两块巨石,两石之间有一条鸿沟,但还有一略比两石高些的小石恰好卡在鸿沟上,细看小石中部有个小小的石窝,刚好够人踩在那里跳到另一块石头上去,如果你够胆可以直接的跃过去。 我们离开了西峰顶,在上西峰的三岔口处休息了一会儿,补充了一下能量。突然风云突变,山下的雾气不停的往上涌,刚才还清晰可见的西莲花峰被雾气笼罩,只能隐隐约约的看见其轮廓。是否去中峰的问题上我们意见发生了分歧,有的人不想去,打算直接下山。我表明了我的观点,也许以后永远都不会来了,上一次华山也不容易,还是不要留下任何的遗憾。在镇岳宫前我们依依道别,大家笑着说也许将来我们还会在华山相遇。我们剩下几个去中峰的,上了中峰才发现这里除了道观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致。 昨天上山对这里的地形都比较了解,轻车熟路的一阵小跑很快到达了苍龙岭。往下看去苍龙岭更加奇险,有的大老爷居然蹶着屁股背朝下一步一步的挪,真的很鄙视他们。下到北峰的时候,差不多快到十一点了。于是我又打算到北峰顶上转悠,穿过北峰宾馆后门,登上一块巨石,顶端是一个平台,上面立有两块石头,左面刻着两行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依碧鸳”,右边金庸大侠亲笔题写的“华山论剑处”五个鲜红的大字。我在这里拍了两张照片,作为留念。刚要离开峰顶的时候,听见大家都在惊呼,原来是大雾再次从山下向上涌,弥散开来,十几米开外不见任何景致。真的很庆幸,我已游遍华山诸峰。 到了索道站,见还不到十二点,就放弃了坐索道下山的计划。打算重温一下解放军智取华山的路,一共3999级石阶。有一部分是直上直下的,异常的陡峭。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下山速度异常的快,大约只用了45分钟就到了山下。半路上,我以为是在下雾,到了山下才知道又开始下雨了,真有的点同情今天登山的同胞们,不知待会天能否放晴。在山下的小商店里买了一些纪念品之后,直奔车站而去。上车之前再次抬头仰视,,那是一座虽已被我征服却令人惊叹的华山,就如同一位巨人站立面前,我冲他微微一笑,感谢你华山,让我不虚此行,此身难忘。 车渐行渐远,回首远望,一切恍如一梦,看着身边熟睡的游人,我也有点困意了。车到西安火车站快下午四点了,取完行李,直奔候车室而去。四点五十五分顺利的搭上了去重庆的列车。 沉香劈山救母 |
原始链接:http://bbs.cs.cq.cn/dispbbs.asp?boardID=51&ID=146266 |
转自:http://bbs.cs.cq.cn/dispbbs.asp?boardID=51&ID=1462663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