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浪迹天涯

[游记]浪迹天涯

2007-07-16    

一个人,只要具备了与别不同的美好的特性,就能让人印象深刻。山也是如此。无论是泰山的“雄”,黄山的“奇”,峨嵋的“秀”还是青城的“幽”,这些无不彰显他们各自的特点。对于华山,最能展示它审美特性的便是“险”了,华山以陡峭险峻之美著称于天下。自古便有“华山天下险”的美称。就是“摩耳崖”、“苍龙岭”、“上云梯”等景点的名称也让人有险的感觉了。我曾去过庐山的五老峰,这里也是以险著称的,看过这里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脚下的万仞深渊,一度令我感慨造化的鬼斧神工。但比之华山,五老峰的险更多的是站在此处而感受彼处的险峻,华山的险却是一种身临其境。
终于能有机会去感受华山的险了。原先的计划是按照传统的路线从玉泉院出发一直到山顶的。但由于这次旅行还有其它几个地方要去,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便选择先坐缆车上北峰然后再步行游完其它四峰。坐索道可能会错过几处风景名胜,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鸟瞰华山全景,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不同的路线,同样的心情。五分钟就到了北峰。一下缆车,就感觉烟雾缭绕,山峰在雾蒙蒙中或隐或现,如果不是身边络绎不绝的游客,真有置身世外之感。下了缆车最先经过险峻的地方是擦耳崖,从字面上就能感觉此处山路的狭窄。路东边是悬崖,不过有扶手,西边是石壁。虽然不至于耳朵擦着崖壁才能经过,但也就能容两个人并排通行。擦耳崖不长,经过擦耳崖就到了更为险峻的苍龙岭了。苍龙岭的路程大约在500多米。一路向高处延伸。山路两旁都是悬崖但各设铁索作攀登之用,两旁的悬崖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崖壁已变得圆滑,犹如龙脊。而我们爬行的山路设在山脊上,华山险峻的特点就是山脊高而狭窄。此处犹甚。路宽仅一米左右。手如果不扶着铁索,真有点不敢向上走。若没有铁索,自然更险。据说韩愈曾游此,看到两侧深沟万丈,如此险象环生,失声痛哭,急忙往山下投书求救。这里也就是俗称的“自古华山一条路”的一段。不过对于英勇的人民解放军而言,华山就不只一条路了。刚下缆车没走一会儿的那段,有一条智取华山道,崖壁上镌刻着“智取华山”四字,据说有3999级石阶,山路非常陡峭,可见当初夺取华山的艰难。走过苍龙岭天空竟然漂起了细雨。因为事先已备好雨衣,稍作休息,便向更高处进发。
苍龙岭上方的景点叫五云峰,这一段路没有前面的险峻,只是有点陡峭。比较能考验人的体力,路两旁随处可见各种书体的摩崖石刻,验证了自古以来,多少人曾经慕名而来。不禁让人联想华山的永恒及人类的渺小。人生代代无穷已,华山年年只相似。踏着古人的足迹,继续前行。不过糟糕的是,雨还在下,而且似乎没有停止的意向。“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这样的标语在华山随处可见。以防止出现意外。或许对于更多的人,看景倒是其次,往往是一种征服的心态去冲击顶峰。五云峰处并无景致可看,所以我们便向金锁关前进。完全是在雨中走完了通往金锁关的这一段路。听着雨滴在雨衣上噼啪作响,然后前进在华山陡峭的山路之中,倒别有一番风味。在金锁关前向西眺望,可看见华山西峰绝壁。这也是华山象征性的景点。山壁是90度拔地而起,这就是当年陈香为救母而劈的。而抬头可见一拱门,上书“金锁关”三字,是通往东西中南四峰的咽喉要道,杜甫写过“箭栝通天有一门” 指的就是这里。这样险要的关口,当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过了金锁关,是一个岔路口,各条路都是向各个主峰进发的。径直是向最高峰南峰及西峰而去,东边这边路则是通向中峰和东峰。我选择了前者。先上华山最高处南峰顶。
从金锁关开始,雨越下越大了。可以用滂沱来形容。在这么大的雨中爬山,虽然穿着雨衣,身上也全湿了。鞋子袜子都被雨淋着了,衣服虽被雨披遮住,但却被汗水浸透了。有时候没办法只能在一些大树下避一阵。然而停下来没一会儿,因为身上都湿的,就会感觉有点冷,毕竟山上的气温也低些。只能继续爬山以防着凉。感觉有点进退两难。这时走一段路就会问下山的人,离山顶还要走多久。虽然这段山路不难走,但因为雨的关系,到了南天门这儿,还是在路边的小亭子里休息了一会儿。准备一鼓作气,爬到山顶。幸运的是,当我们离南峰山顶渐行渐近的时候,雨却跟我渐行渐远了。只顾低着头向上走,却发现路上多有太华极点的石刻及指向牌,感觉离目标已经很近。再问下山的人时,说五分钟就可以到山顶了。这是一种喜出望外的心情。以一种冲刺的心态,登上了顶峰。在这个不足十平米的平台上,立着一块石碑,刻着华山极点2160米。终于到达了顶点,这是一种达到目标后的欣喜。并不是因为我冒着雨,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登上了华山之巅,而是华山很早以前在我心里就是一个未到达的坐标,在我登上泰山之后就形成了。站在太华极顶,此刻雨也停歇,一览众山,不论是西峰的炼丹处、东峰的引凤亭还是绵垣天际的秦岭皆历历可见。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之中,都成了最美的中国山水画。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顺着下山的路,就可以到达西峰。现在雨也停了,又从最处高下来,心情自然是非常的好。忘却了疲惫,感觉行路都非常容易了。此时也会有上山的人问还有多久到达山顶的问题,往往是一种胜利者的心态作答。上西峰也有一条山路是很险的,蜿蜒在山脊上,两侧都是光滑的悬崖,而且只在一侧设有铁索,走起来自然也是有些胆颤。经过这一段山路就到达了炼丹炉,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最让西峰出名的,还是有关陈香劈山救母的传说。这里有莲花洞、斧劈石、劈山救母处等景点。游览完这些景点后,我们就向东峰奔去了。沿着西峰的原路,我们来到了金锁关的岔路口,向东走一段路就到了中峰。我们只在中峰驻足了一会儿,便向东峰前进了。东峰是观日出最佳的地方,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已快是黄昏时分了。不过要去东峰,还得经过一个“过云梯”的地方。此处的台阶都是凿在绝壁之上,上有两条铁索挂下,游人可双手拉住铁索沿峭壁登石阶而上,犹如攀岩,必需脚踏实地才行,倒不是云梯就能腾云驾雾。虽然高度只有六七米,但爬起来也挺吃力。过了云梯,就可以看到东峰上立着的石碑了。跟其它各峰一样,东峰最高处也是立在悬崖之顶,悬崖边用铁索隔开。东峰还有一个引凤亭的景点,吹箫引凤的传说就是从此而来。由东峰开始,我们就径直向山下走了。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都急着在索道停开之前赶到北峰,倒也忘了下山是怎么难的。沿着上来的路线一直走到索道处。淋湿的衣服也早已被风吹干了。看下时间是17:52。从北峰走的13:18开始,我们不停的爬了四个多小时。

原始链接:http://www.ggclub.org/cgi/lb/topic.cgi?forum=20&topic=471
转自:44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