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

[游记]华山游记

2007-07-19    sina.com.cn

恰逢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结同好友华山一行,领略西岳颠峰之险,尝受跋山涉水之乏,欢享结伴旅途之乐。

2005年3月17日晚一行四人于尧都出发,乘火车凌晨0点30分到达华阴,凌晨1点整驻足华山脚下,开始长达十个多小时的华山行。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
1.2
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现在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
36
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华山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华山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亦称朝阳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

因询问出租司机得知最近多云有雾,日出将于早晨6点30到7点左右开始,也不知道能否看到,所以时间紧迫。一进山门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两侧都是耸立的大山,树木郁郁葱葱,挟着暗色从山头压了下来,天似乎阴住了,只能隐约感受到朦胧的月光带给山谷的灰白。伙伴们不断地自我安慰,“到早上一定是晴天,日出一定能看到”。晚上攀爬的队伍不多,同行的仅有三人,他们是从西安过来的,体力明显弱于我们,被远远落在后面。山路左曲右弯,逐渐开始变的窄了,我才开始体会到华山的险,一条小路,宽不到两米,右边山石,左边悬崖。不仅暗暗庆幸,来时带了三把手电。

“这在华山路上不算什么,险路还在前头呢!”伙伴小李说着,他是第二次来华山玩,是我们的免费导游。我心里有些莫名的激动,朝着漆黑的山谷大喊几声,回音过后,一切归于幽静,随着山涧小溪的哗哗声,我们继续前行着。一路经过莎罗坪,吕祖殿,青柯坪等景点。“快到回心石了”小李招呼着大家。不一会果真见一巨石,小李又说:“这块大石头就叫做“回心石”以前体弱者到此石向导就劝其回头下山,故此得名。不过我们还没走一半的路呢!”一路上有免费的休息椅,还好我们准备了食物,累了饿了就休息补充,小李告诫大家都带好手套,回心石以后的路就不好走了。

过了回心石是华山头道险境千尺幢,这里原为一崖间裂,宽仅三尺,直立70度,后来人们沿隙凿拓成路,有石梯370余阶,盘旋于悬崖峭壁之上,阶宽仅可容半足。游人需手握铁索,手足并用,沿陡峭的山路攀登,千尺悬崖令人望而生畏。其间,崖壁陡峭,头顶只见一线天光,惊险绝伦。出口名曰“天井”,为“太华咽喉”。若用铁板盖上,则上下无路可走。在一阵摩拳擦掌后,我们开始征服眼前的险道。虽已三月但此处仍有积雪和暗冰,大伙互相照应着,慢慢向上爬去。爬到一半就感觉两腿发酸,气息发短,只好呼喊同伴就地手抓牢铁索翻身休息,然后再爬。

出千尺幢不远便是百尺峡,这里是登山第二道险关。两壁高耸,中间夹有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上刻“惊心石”三个大字,游人要从石下小路穿过,确实惊心动魄。刚经历了千尺幢的洗礼又开始爬百尺峡了,心里不禁打起了退堂鼓,但“自古华山一条道”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百尺峡再往前就到了登山第三道险关老君犁沟,这是夹在陡峭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险道,深不可测,有石阶570有余。旧时,因路在陡峭直立的崖石上,无石阶又无垂索可用,行人至此,必须弓腰曲背,依仗崖石上的石窝,手脚并用,方可攀上北峰,传说太上老君见此处无路可通,就牵来青牛一夜间犁成这条山沟,路因此得名。所以民间有“千尺幢、百尺峡,老君里沟往上爬”的俚语。历代有关老君犁沟的诗文颇多,清颜光敏有“犁沟”诗:犁沟断绝壁,直上无回藏。熊径复鱼贯,谁得相扶将。

从千尺幢行经百尺峡到老君犁沟,一路全部都是台阶山路,两侧附有铁索,总共在狭窄的山缝里爬了1000多台阶,再往前走就是北峰了。大家都累的气喘吁吁,所以强烈要求就地休息补充水份。小李说到了北峰再休息,然后开始准备向华山观光的第一站东峰前行。

北峰又名云台峰,海拔高度1561米,是登临其它四峰的要冲,高虽不及其它几峰,但山势非常险峻,三面都是绝壁,只有一条山岭通向南面,形势十分险要,是易守难攻之地。“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49年,国民党残部想借华山北峰之险负隅顽抗,解放军在老乡指点下,用竹杆和绳子从绝境处登上北峰,从而全歼华山守敌。北峰顶上还有道观真武宫,倚山而建,造型别致,风景宜人。2003年10月中国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也在华山北峰举行了“华山论剑”。

北峰是各个队伍的聚集地,我们到北峰时,已经有人在那了,旁边有出租军大衣的小店,可供游客观日所用。我们四人吃饱喝足,养足精神开始向东峰进发。由北峰南上,过诸多险处,有一条长几十丈,宽仅2尺余,坡度极陡的山脊,便是苍龙岭。这里两旁千丈绝壁,仅有这条石脊通达对岸,人行走其间,心惊肉跳。小李说相传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游华山,鼓足勇气爬上了“苍龙岭”,回头一望,见山路如此险绝,大惊失色,认为难以生还,于是写了遗书投下山涧,纵声痛哭。后人把这里的逸神岩命名为韩愈投书处。华山之险竟让文起八代之衰的韩老夫子都吓成这样,欲‘退之’抽身,我暗自偷笑。爬到山岭之中才能感觉到山风的呼啸,我们四人坐成一竖休息,忽然同伴小龙呼喊起来:“快看流星!”我顿时仰头望去,才发现当头万里晴空,繁星闪烁不定“刚入山时候的阴天过去了,这意味着明天一定能看到日出!耶!”小龙又高兴的喊起来。这一喊无疑给大家打了针兴奋剂。时间到东峰还有充足,大家又打起精神头,一起喊着口号,唱着歌向前行去。途中路过了金锁关,此处可说是华山“重金”打造之地,整个一个关口波及周围铁索,都锁满了各式各类的锁,在锁上刻上祝福的话语和名字,象征着幸福和平安。

天开始蒙蒙发亮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了东峰了,大家都兴奋起来,都互相加油前进着。在凌晨6点10分的时候,我们已经准时到达了东峰(即朝阳峰)的观日台。因凌晨气温骤降,虽然我们都穿着棉衣,怎奈爬山途中,大量汗水将衣服浸湿,所以冷风一吹打起寒颤。大家后悔抱怨没有在北峰租个军大衣上来。爬在观日台的铁索链向山涧望去,远处积雪的山峦保持着数千年的姿势,也不知道是它们在望着我,还是我望着它们。料峭清冷,迎风闭眼,仿佛闻见雪散幽香的芬芳——好一个超脱的清凉世界。我坐在观日亭的石凳上,静待着日出,也在享受着这不夹尘渣的片刻生活。

等着,等着,红晕渐渐在遥远天际里显露,像一朵巨大的火花一点一点的绽开,将天边尽数染的通红,于是散成一条长长的红丝带,向南向北延伸开来,莹莹清清透着天宇里的寒气。星星不知何时悄悄隐去,天放亮了许多,一大片红云横卧在远处的山头,被亮色一点点灼化,流出的血更染红了天,突然在金黄的山头跳出一个小红点。衬着黑的山,白的雪,红的如此可人!伙伴们骚动起来,照相机开始作响,抢拍这动人的瞬间。红点移动着,每移动一步,都能带给人多少奇妙的幻想……终于,它缓缓探出头来抛开了遮挡,袒露在天空中,带着嫣嫣的笑,柔和地轻盈地上升着。将第一缕金黄色的光散射到世界,我环顾四周,金碧辉煌,和伙伴们开始欢呼起来。

日出看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兴奋的伙伴们早已忘却湿漉的衣服,一阵冷风过后才发觉起来,幸好旁边有个小店,鱼贯进入,让老板给泡了碗面,然后喝了热汤,凉了衣服,才继续出发,进行白天的华山游览。天气开始变坏,风越刮越大。离别观日台后我们爬上云梯到了东峰顶。

东峰,海拔2090米,因峰顶有朝阳台可以观日出又名朝阳峰。峰上有三茅洞,洞内有陈抟像,洞外有甘露池。附近的清虚洞前有一孤峰,峰顶上有铁瓦亭一座,铁棋一枰,据说宋太祖赵匡胤曾在这里和陈抟下棋,棋败,将华山输给陈抟,亭遂得名“赌棋亭”。此乃华山一处奇险唤做“鹞子翻身”。因狂风肆虐,大家都心惊胆颤,没人敢下,最后小龙说要代表全体走一遭,鹞子翻身下去的路,在上面的栏杆处根本看不到,小龙下去,也直到好一会儿,才出现在山下的山峰处。大家都为他捏了把汗。此时从东峰往下看下棋亭,日出东方,阳光初旭正照射在亭子上,感觉很温暖。小龙下到棋亭,在赵匡胤位子上微坐片刻。然后再爬上来,告诉大家情况,首先把身子转过来,面对着山壁,双手抓稳铁链,然后一步一步的踩着铁条或者石窝,每踩稳一步,才继续走下一步。人很难用眼睛来看清楚下一步的落脚点,因为山形的缘故,视角很难接触到,只能靠脚伸下去,凭感觉来找到落脚点,踩稳,然后换一只脚重复一次这个过程。双手一直抓着铁链,不敢随便松开。待踩稳了,才敢放心的往下移。这里的险,主要是未知的险,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将会踩在哪里,这未知的刺激,挑战着你的勇敢。其实只要抓稳铁链,耐心的用脚探着下面的脚窝,下到底部还是很顺利的,不过下来的人都非常小心谨慎,因此下来的速度都比较慢了。我们三个听着小龙的叙述,都夸小龙勇敢,逛完鹞子翻身,我们簇拥着一起向南峰行去。

南峰海拔2160.5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峰侧是千丈绝壁,直立如削,南峰又称作“落雁峰”。名称的来由,传说是因为回归大雁飞不过南峰山顶,常在这里落下歇息。南峰顶有“仰天池”。也就是华山海拔的最高处,因站在池畔,仰望青天若在咫尺而得名。池为岩石上一天然石凹,呈不规则形,深约1米,池水面积约3平方米,水色清澈,略呈绿色。由于池水涝不盈溢,旱不耗竭,游人常叹奇异,故又被列为华山十大谜之一。明书画家王履有《南峰绝顶》诗:搔首问青天,曾闻李谪仙。顿归贪静客,飞上最高巅。气吐鸿蒙外,神超太极先。茅龙如可借,直到五城边。

南峰侧又有
“长空栈道”,是华山著名险道之首。石道通达一家在山壁上凿出的道家小观。栈道路分三段,路依崖凿出,长20米,宽二尺许,是为上段,折而下,崖隙横贯铁棍,形如凌空悬梯,游人须挽索逐级而下,称之“鸡下架”,是为中段,西折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面壁贴腹,脚踏木椽横向移动前行。可惜当日风啸震天,小庙的道长劝我们千万不可下去。只好败兴而归。到了华山绝顶,大家更是兴致颇高,抢着和南峰石碑合影,风声呼啸而来,伙伴小张的帽子被风无情揭去,还好落在悬崖边,我扯着铁索顺势用脚勾回。南峰下来仅走几步便可看到一棵迎风竖立的松树,显的胜似高傲,大家也纷纷留影于此。

从南峰下来,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放弃了浏览中峰,于是一行人向西峰前行,西峰有海拔2082米,路上遇到了一位修路的老人,他和我们说他在华山修了20年的路了,并自己写了书,我忽然想起这个传奇的老人,记得以前去过华山的朋友给我讲过,有个修路老头签名卖书,很是热闹。于是我们买了两本,告别老人我们继续向西峰进发。西峰给我印象深的当数大家熟知的“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斧劈石踞峰巅,高一丈余,长数丈,栏腰裂为三段,如同斧劈。石下与峰头形成空洞,仅可容一人伏身爬入。进洞仰卧上观,可见顶端凹凸不平,似一妇人躺卧后留下的痕迹,腹乳压痕清晰可辨。石旁有一铁铸巨斧。斧柄上有题诗?仙家宝斧,七尺有五。赐予沉香,劈山救母。"大家也纷纷抱着巨斧留影。然后大家绕小道上了西峰顶,西峰顶的风景可谓一绝,能看到北峰,东峰,南峰。大家稍稍逗留了一会决定开始下山了。

从西峰下来我们在一座唤名“十八潭桥”的石桥休息了片刻,商量好了下山的方案,走新修的智取华山路下。大家将带来的食物和水吃的个一干二净,这使的背包顿时轻了许多,到金锁关的路非常顺利。可是再给下走就是苍龙岭了,正值是中午,游客也比较多,在狭窄的苍龙岭上大家相互斜着身子让路。看着身侧的悬崖,我心里也一阵阵发毛,也难怪老韩会投下遗书,也想起华山路上的那块警告牌“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我们还遇到了挑山工,按规定山上商店里的货物是不能使用缆车运输的,所以只有挑山工们给上扛,也难怪山上的东西都那么的贵。

终于到了北峰,我已经感觉到累了,跟着小李,我们来到了智取华山路的路口,我看旁边介绍说这条路整个行程不是很长,海拔落的很快,象东峰一样的云梯在这里有两三处。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况现在食物和水都已经没有了,只能二话不说往下走了。途中有个卖水的小摊,在那里休息十分钟。那里的路也是智取华山路说最险的一段,很长的一段天梯似的路,中间还有些弯。
终于下山了,坐在山下的巴士里,我还是不能平静,看看时间是下午3点整,不算昨晚乘车到华山的时间,只算爬山就用了15个小时,15个小时我和我的同伴们就征服了西岳华山,大家仍在议论着此次游玩的乐处,而我在巴士上已经睡着了,再睁眼车已经停了,下了车,打的去了高速公路口,拦到永济的长途车,在永济玩了两天后,乘火车回到学校。整个华山一行到此结束。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00c8ec010007gq31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