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笔记

[游记]华山笔记

2008-06-27    sina.com.cn

上至北峰,“北峰虽低如拇指,遥对数峰有独姿。”四顾山岩,石上有“斧劈痕,如莲叶圻裂然”(明·屈大均《登华记》);又“一峰而上,中陷如溜,步不得施”(清·乔光烈《登华记》)。登山人流络绎不绝,如蚂蚁攀爬,缓缓上落。极目诸峰,“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宋·寇准《登华山极顶》)自古有“登黄山天下无山”之说,看来并不尽然。华山虽险而秀美,看来,若游中国名山大川,可不能少了华山!

再从擦耳岩向天梯进发,两边西傍悬崖峭壁,东临万丈深渊,回绝处难容一足。古时路面奇窄,“受手者不没指,受足者不尽踵。”攀行必须紧贴岩壁,双手紧抠石窩,摩面擦耳横陈而过。明代袁宏道有《擦耳崖》诗记:“逋客时时属耳垣,倚小天翠壁亦何言。欲知悬径欹危甚,看我青苔一面痕。”

“华山天下险,凿路到顶峰,峭岭连绝壁,无高不可攀。”(朱德《咏华山》)山上的石梯与其它名山有所不同。黄山石磴是石板铺设,三清山是钢筋混凝土栈道,而华山的石梯是依山上的岩石逐级斧凿而成,数千阶宽窄不一的石级与整个山势浑然一体。现虽然有所开阔,险处设有护栏。但有些地方上落仍要手脚并用,下山更要多加小心。真正是上山不容易,下山更艰难。

“前世入华山者,多以为神仙之游,自韩退之投书与家人诀,传者争畏其险,戓裏足不敢往,客有至者,徘徊其下,仰望而已。”(清·乔光烈《登华山记》)韩退之即韩愈,为唐代诗 人、大散文家。他以一介书生微弱之驱冒险登上华山最高峰之后,向下眺望险峻万分,估计自己无法下山,就失声痛哭,就写下与家人诀别的家书,向山下投去。后华阴县令闻讯想方设法把他救了下来。现五云峰有“韩愈投书处”碑记。

华山之秀美,随处可见长在石隙之中的巨大石松,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用陕西人的话说:“华山神奇,石也长树,生命力强。”正是华山胜景之所在 。引历朝历代文人骚客游历华山多有吟诵、刻石、碑刻、题刻和游记。著名的碑刻有《西岳华山庙碑》。唐代诗人白居昜有诗为记:“渭水绿溶溶,华山清崇崇。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明未广东诗人屈大均登华山之后,写有《简华阴子》诗:“万里来攀太华峰,仙人咫尺见无丛,情同玉井深千仞,望去莲花翠万重。”广东康有为先生上个世纪20年代年逾七十首登华山,写有《癸亥秋九月登华山顶作》一诗:“太华峰头踏碧鬟,餐霞三日不思还。帝释岩高谢世路,莲华界妙岂人间。骑龙青天揽日月,闻鹤碧夜抚河山。即未成仙东长隐,石松齿齿松柏顽。”朱德《咏华山》诗:“华山直挺黄河边,雄视东方函谷关。西接昆仑成一脉,千峰万壑护中原。”现山上刻石随处可见,有“气壮山河”、“雄壮山河”、“华岳仙境”、“奇险灵秀”、“千里烟云”、“奇险”、“看看我们的河山”、“奇秀甲天下”等等 。还有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1996年9月9日登“华夏之根”的题刻,字体盘根错节,苍劲有力 。早年罗翼群夫妇“履险如夷”的题刻更令每个登山者心领神会,感慨万端。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f7b3f0100060n.html31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