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六) |
[游记]华山游记(六) |
2008-07-01 sina.com.cn |
在西安,我碰到了一位从南京来的女士,她带着小孩来游华山,她说,她坐着缆车上来,只在北峰玩了两个小时,然后又坐缆车返回了。 我说:“华山有五个峰啊,你们怎么只走到北峰?” 她说:“到了北峰,我们就不敢往上爬了,前面真的太险了。” 以前,我也向到过华山的人打听过,许多人爬华山,到北峰后,就返回了,他们说,看着那窄窄的路,望那不见底的深渊,就怕了。 在我准备离开北峰往华山高处爬的时候,碰巧遇到了年龄比我稍长的朋友,他正从对面走来,我惊喜地叫道:“啊——,你也来爬华山了?” 他一脸的兴奋,说:“是,爬华山了。”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道:“我只走到苍龙岭,前面确实太险了。” 他说他爬不上去,担心身体出事,就回来了。 我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爬到北峰一带,就抽身而返了。其实,北峰,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算不上是一个山峰,只能是一个山岬。爬到北峰后就往回走,仅仅只能说你到过华山而已,还能说明什么呢?北峰,不是华山的精髓,华山真正意义上的山峰,还在前面,即东峰、南峰、西峰。 我从大老远的地方赶到华山,怎么能在北峰止步呢?望险而惧,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真的,这不是我的性格。无论如何,克服天大的困难,我一定要爬遍华山真正的峰,用心去触摸华山灵魂。 大概是二点半的时候吧,我们离开北峰附近的叉路口,朝擦耳崖走了。擦耳崖,窄窄一线,上下的人只能侧着身子往前走。据说,在古代,这条路比现在窄多了,人们登山只好脸贴着石壁,一点一点往前移。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有诗说:“欲知悬径欹危甚,看我青苔一面痕。”可以想象古时的擦耳崖是如何窄险了。 往前,经过天梯、日月崖后,转过一个石嘴,突然抬头,眼前的景象把我们惊住了。高高厚厚斧劈般的西峰稳稳地深扎在峡谷对面,在西峰的东侧,仿佛正陡陡地搭着一架细窄细窄的长梯,这架长梯上面堆满了密密麻麻如蚁的游人,大家小心翼翼、极慢极慢地上下蠕动着,这张长梯的两面全是万丈悬崖,一脚不慎,即可坠入深渊。 走近前,才知,这就 是著名的苍龙岭。苍龙岭,因岭脊青黑,蜿蜒盘绕,似苍龙腾空而得名。苍龙岭是华山著名险道,这儿的险,还引出过几个有趣的故事。 唐朝时候,著名的儒家学者兼诗人韩愈游览华山时,他爬苍龙岭才爬了一半,因为恐惧而瘫软在地。像所有的学者一样,他不论走到哪里,从不忘随身带文房四宝。绝望中,他写了一封诀别信,把它从悬崖边上扔了下去。当时的村民捡到这封信后,报告给了当时华阴县令,县令派人才把韩愈背了下来。 这个韩氏一哭的故事,又引出一笑的故事。后文山西赵文备百岁游山到苍龙岭,想起当年韩愈的胆怯,便放声大笑。清代李柏登山至此,想到前人的一哭一笑的事,还做诗一首:“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李柏,不哭也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大气、从容、洒脱,气质非凡!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fee8c01000byr.html1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