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很多人对"爬山"这个词的体会是从华山开始的。不知道以华山作为我登山经历 的起点会不会有一点高。华山以"险"胜:比起侧立千仞的高崖,所谓清丽奇美的山景 都成了绣屏上的饰品。典型的北方的山,如刀劈,似斧削,陡峭险峻得带了一种天生 的排斥与威压。 上山的时候是夜里十一点半。原以为时值五一,上山的人会很多,可半天只见两三 群学生模样的人前后同行。前五里几乎都是平地,偶尔有一段台阶,也是普普通通并 不难登。感觉很轻松,纯是走夜路而已。然而枯走夜路毕竟无聊,渐渐地多了闲聊与 尖啸。我混在两群人中间,在他们的喧嚣中找自己的孤独,很容易。山风涧水,清凉 有声,忍不住伸开双臂去拥,所抱住的自然只是虚空而已。很多细细的思绪不绝如缕 ,可惜现在是半点都记不起了。 后面有人开了手电,明晃晃的灯光照着路,也不时扫过周围的山峦。可以看见白森 森的岩壁,黑阴阴的树影。心情好了一点。风大了,这样的天气,适合流浪。 行至五里关,便开始有驿站。前后的人三三两两坐了下来,续瓶水,歇歇脚;我却 计划着要走到回心石再停下来。于是继续向前。行人少了,只远远看得见几个人影, 有些忐忑,但不久便也安了心。不急不缓地走在山路上,散步一样,十分悠闲。耳边 的溪水声愈发响了,竟似是在头顶。惊疑未定地抬头看看,却什么都不见,只有苍蓝 色的天空,和半轮幽幽地透着清辉的月亮。 回心石比我想象得远不少,真到那里时,我反而险些错过。手电筒昏黄的光中,勉 强可以辨认出崖壁上“回心石”三个夜里并不起眼的朱红色大字。我站在对面怔怔地 看了一会儿,毕竟还是没有坐下来休息——我是个不会回心的人,看来还是继续上路 的好。 【 在 peloponnesia (castor and pollux) 的大作中提到: 】 ∶ 2004 4 28 18:27 T41 06/41 ∶ 似乎与夜有缘,几次出行都趁了夜色。座位不在窗口,外面的荒野也委实没什么好看--北方的景色,我已熟谙。没过多久,天色便暗下来了,于是收回视线,继续我手中那本包着粉红色书皮的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 喜欢戴上耳机,把音量调得很大,将自己与外界完全隔开来:冬天来了,哭墙,日光机场……一首首地终于听得心情阴郁起来。身边的人很快便彼此熟识,说笑着十分热络,只有我面无表情地坐在一角,半抱着膝望向窗外,一片漆黑中偶尔掠过几点灯火。 ∶ ................... -- 过客请转告斯巴达人 在这里我们长眠 遵守着他们的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