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倚天剑,削出依天峰。卓绝三峰出,高奇五岳无 唐 张乔 都说“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是少数几个给我留下极好印象,一而再,再而三去的地方。去年趁着出差去泰山,实在是扫兴的很,本人还没到欣赏泰山一路的石刻的水平,实在枯燥的很。然而华山,因为它所有的太多的故事:自古华山一条道、华山论剑、劈山救母,更有现代的智取华山,还有“中华”的渊源,更为一个“险”字。 从临潼火车到华山,车上碰到5个兰州来的大学生,也是4男1女,呵呵,小家伙都挺懂礼貌的,让了个位置给我。到了华山,因为3个腐败分子决定明天坐索道上山,留宿在索道附近,只有我和木头坚持夜登华山。这可是英子极力推荐的啊,当然不能放弃,虽然体力也不好。和小朋友约了12点碰头一起登山,然后找了个地方休息了几小时,12点准时出发,不想他们已经在8点多就走了,没信用的家伙。更没想到的是,比我们提前3个多小时的年轻人,居然比我们还慢,后来一路上也多次偶遇,也算有缘人吧。 从玉泉院开始,轻松地走过了“鱼石”、“五里关”,“石门”、“毛女洞“和云门,到了回心石。一路上登山的人不算多,手电筒的灯光遥望过去星星点点。再说“回心石”。据说上华山的人到了这里,意志、体力都将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如果在这儿“回心”不爬了还来得及。到了“回心石”,平坦的路走完了,往前爬到“千尺幢”及“百尺峡”再想返回去那就不容易了。晚上载我们过来的司机就是好好渲染了一下,让3F(F是腐败的简称)打了退堂鼓。 “千尺幢”是峭壁上的一个大裂缝,需攀登三百七十余级才能到顶。在这里,手套开始发挥作用。爬到“千尺幢”中间,只能双手紧握着两旁的铁锁练,艰难的、几近垂直的、向上攀登,看来这就是所谓的“自古华山一条路”了。因为这儿的石阶和别处不一样,很窄,勉强能横着放下一只脚。爬到半中间,回头往下看,却什么也看不到,只听到下面人说话的声音,头顶传来的声音又遥远的象从天际传来似的,不由一惊,不过到了这里就只能上不能下了。终于登完千尺幢,却又是百尺峡。出峡后,过仙人桥,前面又是一段险路“老君犁沟”,传说是太上老君牵来自己的青牛,在这个陡壁处犁出的一条小路。从北峰向南折,经擦耳崖,过上天梯,有一长岭,莽莽苍苍,蜿蜒盘旋,好像苍龙腾空,故称为“苍龙岭”。此岭为一条刃形山脊,属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全长约1500米,开凿石阶246 级,受两侧的断层影响,顶部最窄处仅1米, 岭脊坡度超过54 度,两旁万丈深壑,壁立千仞,势陡如削。人行岭上,不禁心摇目眩,惊险非常。上至“龙口”有一平台,刻“韩退之投书处”六个大字。相传韩愈登华山览胜,游罢三峰,下苍龙岭如履薄刃,两边绝壑千尺,不由得两腿发软,寸步难移。于是,他坐在岭上大哭,并投书求救。华阴县令闻讯后,赶紧派人把他抬下山去。终于到达“金锁关”。“金锁关”是通向东峰、南峰、西峰、的咽喉,又叫通天门。 说来也奇怪,从北峰开始,人就多了起来,通常走两步要歇一步,赶不及到观日台看日出,转到引凤亭。日出并不壮观,只是在辛苦爬(路上真的有很多人是四肢并用的爬)了一晚上的山路后,看到太阳跃出的那一刻,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到东峰要过天梯,就是一道垂直的石壁,上面凿了凹坑踏脚(只能横放脚的一半),两边有两条铁链做拉手,必须手脚并用身体贴着才能攀上去。几乎90度的悬壁,看起来还是有些惊心的,之前有两个女孩子中途放弃了,反而让我更有兴趣了。别的没什么,胆子天生比较大。只是遗憾,没能留下英姿。 到了英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去的鹞子翻身,可惜路封了。转至南峰,走了长空栈道,只是没有想象中的凶险,因为腿太酸了,放弃西峰,回至金锁关,从智取华山道下。智取这条路比较枯燥,都是台阶,实在没什么风景可看,而且也没什么树阴,晒的有的难受,不过挑夫都是走这条路送东西,因为近。 返回西安,到回民街吃饭,记得一定要试酸菜炒米和酸梅汁。和猫、小青、3F回合,中间因为我弄错地名折腾了半天才终于碰上。坐18点多的火车到天水,住下。 强烈推荐大家夜登华山,感觉真的很好,晚上爬山也不会觉得很累,一路上也都有休息点。还记得在登千尺幢前,在流水边的石块上休息的那一会,感觉真的很棒,“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虽然没有明月,但夜空里闪烁的星星,清泉敲击石头悦耳的声音,还有MP3里喜欢的组合的歌声,在不断向上的路程,歇下一歇,感觉整个人特别的清透。让我想起第二次上黄山,在光明顶前平台的椅子上平躺着仰望星空时的感觉,那个银河纵横、红月悬空的夜空真的想忘也忘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