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 |
2007-09-01 xout.cn |
自古华山一条道。”以险著称的西岳华山可是声名远播,但如不亲身体验一番还真没有什么概念,去了之后才知道也只有《笑傲江湖》里的绝顶高手才可徜徉其中吧,例如独孤求败之类的高人。 据说华山有三大特色。 其一,表里皆山石:明末公安派大师袁宏道《华山记》中写道,天下名山均以其山石之态而成名,但其山石都不能多于表层泥土,而华山不然,“华之骨,如割云,如堵碎玉,天水烟云,杂然缀壁。” 华山是花岗岩山体,却与其它花岗岩名山不同。此源于华山南、北两侧的两条断层,在地壳运动中,中间的华山山体上升;华山东西又有黄甫峪和仙峪两条河流侵蚀下切。于是,华山“削成而四方”,更加雄伟壮观。华山仙掌便是其中的典范。 其二,灵芝采不得:华山奇险,又于奇险中见其道骨仙风。山有仙风,则有灵物。游华山,可见华山峭壁之上灵芝遍生,传说中的仙草就在眼前,却又可望而不可即。面对山道艰辛之怯怯然,见尤物又不可及之悻悻然夹杂在一起,这种感觉恐怕只有在华山之上才感觉得到。 其三,奇险甲天下:“自古华山一条道。”这决不是夸大之词。华山奇峰耸立,刺入云中,崖陡壁峭,一条栈道蜿蜒于悬崖绝壁之间,令游人长吸一口冷气。但华山的无限风光尽在奇险二字中。奇险往往与秀美相映相衍。“奇”激发好奇心;“险”激发好胜心,显示自己的力量和勇气;“美”荡尽心中尘杂琐事,达到与物我两忘的境界。每年都有朝圣般的游人,不顾艰险,奋力攀登,更给西岳华山增添了“人山”的奇景。 游华山有两种路线:若要看日出便要从头天晚上11点左右开始爬山,次日凌晨4点左右爬上东峰顶,咋一听来这样的游法有点冒险,因上山的路十分险要,白天尚要心惊胆战更别说黑灯瞎火的爬2000多米的高峰了。另一种便是白天上山,可以选择在山上的宾馆过夜或只爬上华山北峰这样还能在天黑之前爬下山。 此外,华山的索道是只通到北峰的,若要攀上东峰、北峰和最高峰南峰,还有一段十分艰辛且危险的路程。 我和同伴决定对自己的体力和毅力进行大考验。 下午4点左右在西安火车站乘旅游专线到达华山汽车站,接着步行一段到达华山山脚下的玉泉院。 玉泉院位于华山脚下,相传是五代时陈抟老祖所建。玉泉院背依大山,四周古木参天,院内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故名玉泉。相传此泉与山顶镇岳宫玉井相通。玉泉院内有希夷祠,名称来源于宋太宗赐陈抟“希夷先生”的称号。希夷祠分前、后两殿。前殿左侧是“华山全图碑”,右侧是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石碑。后殿有陈抟塑像。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上,相传陈抟常在此观赏山景,著书立说。亭旁有一古树,名为无忧树,传为陈抟手植。玉泉院绿荫蔽天,回廊曲折,历来登华山的游客多先在此歇脚,随后登山。 从玉泉院出发很快就到了华山门(门票RMB70学生证可优惠10元,这个价格和国内其几座名山相比算是很便宜的了,尤其是在五一黄金周期间)此为登山的起点,由此而上的这段山路平缓且无台阶,左侧乃是华山峪东西两侧的山涧沿陡峭的山石而下,潺潺的水声在寂静的夜晚响彻山谷,漫天的繁星清晰可辨。大约行走15公里历时一个多小时,方才能到达华山路的险要之处,途中设有多处驿站可供游人歇脚,多是在山上搭个凉棚卖些纪念品、饮料、有些还供应面条稀饭等热食。 直至青柯坪开始,才真正体验到华山之险。从这里开始的登山通道汇集了众多惊险瑰丽的景观,在青柯坪东有一巨石,名叫“回心石”,前面是华山头道险境千尺幢,以前体弱者到此石向导就劝其回头下山,故名。 千尺幢有石梯370余阶,盘旋于悬崖峭壁之上,游人需手握铁索,手足并用,沿陡峭的山路攀登,千尺悬崖令人望而生畏。其间,崖壁陡峭,头顶只见一线天光,惊险绝伦。出口名曰“天井”,为“太华咽喉”。若用铁板盖上,则上下无路可走。 出千尺幢不远是百尺峡,这里是登山第二道险关。两壁高耸,中间夹有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上刻“惊心石”三个大字,游人要从石下小路穿过,确实惊心动魄。此后还有仙人桥、俯渭崖、黑虎岭等小险处,就到了登山第三道险关老君犁沟(以图为证),这是夹在陡峭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险道,深不可测,有石阶570有余。传说太上老君见此处无路可通,就牵来青牛一夜间犁成这条山沟。在沟的尽头是被称为“猢狲愁”的陡壁再向前进,就到了华山北峰。 到北峰和到东峰的路就在此分岔,我当然是前往我的目的地东峰了,可谓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Tips:一般来说到东峰顶看日出,一件保暖的军大衣是必备之品,山上温度低,从此处最好在驿站租好军大衣,以免途中休息时受冻感冒。(RMB30/件,山顶为10元/件,押金100/件,可根据需要自己决定何时租用,山上各驿站都可还,但需要收取高额手续费) 经过“擦耳崖”,需要经过一处险要的“天梯”高约10多米大约100度的斜坡,需手抓两道铁索攀岩而上,和现今较为流行的运动攀岩差不太多,身后就是悬崖峭壁,好在晚上爬的时候也看不太清,若是在白天往下看难免会有心惊之感,因而登华山素来需要“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登上天梯便是“日月崖”,这是一块凭空凸起的山崖,和上北峰的路相连,爬上崖顶便置身于万丈绝壁之中,更能清晰地看到传说中的苍龙岭。 苍龙岭乃是一条长几十丈,宽仅二尺余,坡度极陡的山脊,这里两旁千丈绝壁,仅有这条石脊通达对岸,行走其间,心惊肉跳。相传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游华山,鼓足勇气爬上了“苍龙岭”,回头一望,见山路如此险绝,大惊失色,认为难以生还,于是写了遗书投下山涧,纵声痛哭。后人把这里的逸神岩命名为韩愈投书处。现在的苍龙岭经过多年修葺,有着整齐的石阶,两旁设有铁链,尽管如此面对两侧的绝壁这里仍是华山的一处险关,很难想象当年古人登山之时只能将身体伏在山脊之上匍匐前进。 开始登苍龙岭了,游人星星点点的手电光在夜晚的山谷里和天上的繁星遥相呼应,知道铁链之外乃是绝壁但因天黑看不清的缘故也只能一心只看脚下路,一路忐忑着拾级而上了。苍龙岭的前方便是金锁关,也不知为何人们总喜欢在山上设一处挂锁的地方,据说黄山上也有锁关,也许是想要海誓山盟吧,恋人们都喜欢在此挂一把连心锁。金锁关两旁的铁索上也已经是锁满为患了,费了好大劲儿才把我的全家福锁了上去,还是买把全家福实惠啊,一人登山全家平安。(山上的锁比山下卖得贵,但能按要求刻上名字) 东峰,因峰顶有朝阳台可以观看日出而又得名为朝阳峰。峰上有个三茅洞,洞内有陈抟老祖的塑像,洞外有甘露池。 值得一提的是往东峰顶有一必经之路,乃为“云梯”可比天梯险要多了,完全90度直壁,且中间有一凹处,双脚登上没有着力点全靠手抓紧铁链,爬到此心里稍稍紧张了一回,难怪前面有位老兄费了半天才迈出勇敢的一步呢!好在本姑娘身手敏捷,一口气爬了上去,不过不小心脑袋被上面的姐姐踩了一脚,郁闷至极啊! 眼看着离峰顶越来越近了,歇歇停停地爬山之路也告一段落了,兴奋和喜悦代替了连夜爬山的艰辛。 好在我们并不是孤独的登山者,东峰顶上早已是人声鼎沸了,多是和我一样高校的年轻学生,带着专业或非专业的相机,三三两两地挤作一团等着看日出。
|
转自:http://www.xout.cn/zt/2007/200708/20070802155508.html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