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国之行(七):华山,男人的山!() |
[游记]北国之行(七):华山,男人的山!() |
2008-02-16 sina.com.cn |
接着前面的东拉西扯。 上图:这是在不远处拍的全貌。大家看看像刀仞吧?这个地方书上是这么说的:苍龙岭是指救苦台南、五云峰下的一条刃形山脊,属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因岭呈苍黑色,势若游龙而得名。岭西临青柯坪深涧,东临飞鱼岭峡谷,长约百余米,宽不足三尺,中突旁收,游人在上面行走,面对眼前惊心动魄的景色,心旌神摇,如置云端,惊险非常,真如置身在云天一般。” 上图:近处看苍龙岭。想起了《唐诗宋词》网站有“也学时贤慕风雅”网友写的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游华山过苍龙岭: 休休,何嘲退之,大恸作遗书,涕泪长流? “赞百龄文备,”句:是指后来山西武乡有个叫赵文备的人,百岁时游华山,闻韩愈投书故事,放声大笑,并在崖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词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 经过查书据典,隋唐以前,苍龙岭既无阶又无栏,《水经注》里记述,行人走到这个地方,要行在岭口的庙中向神祷告,求神赐云,使两侧云与岭平,以便人望不见岭两边的深渊。尽管如此,行人还不敢站着行走,而是骑在岭上,一寸寸往前移动,因此,人们又称苍龙岭为搦岭。直到唐末,岭脊两侧始设石栏矮墙,也才有了少量的石登石窝.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朝廷对华山神祭祀次数增多,整修华山道路有了大的举动,苍龙岭有了250级石阶,因此民间有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开凿苍龙岭的故事。故事说毕沅让石工凿岭时,长安城里下了三天血雨,原来苍龙岭是条活龙,被毕大人凿死了。据说从此华山断了龙脉,再不会出杨震、杨坚那样的大人物了。说到杨坚,就是隋朝开国皇帝,华阴人。西方人评说杨坚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帝王。汉朝灭亡后中国经历了漫长而混乱的四分五裂的时期,汉民族陷入了长期的撕杀战乱之中。仿似于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的黑暗时代。当时中原一带汉人已经不足一半,入住中原有十几个蛮夷民族,有几个相继统治了二三百年之久!其中羯族、鲜卑族还是白肤色人种。是杨坚恢复了汉文化再次统一了中国,此时琉球群岛归入中国版图(现在被小日本抢走了)。所以杨坚是华阴人的骄傲。顺便带一笔,扯远了。 言归正传。民国年间,岭上石阶增到350级。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苍龙岭险道几次拓修,护栏逐年加固,石阶增至530余级。为了使旅游旺季不再于岭上发生拥塞现象,华山管理局于1998年春又在苍龙岭东飞鱼岭开凿登山复道以保证游人安全上下。 上图:抄一幅图来。明初画家、医学家王履登苍龙岭时,以画家的观察入微,直描(也就是赋的手法)地记述了苍龙岭的景色,特别生动地描写出了过岭人的神情状态。 又抄一幅图来。在此说一句对不住朋友了,因为赶时间,没有把华山的“险”、“峻”拍出来。再者这时的冬令时节气候虽然适宜爬山,但拍不到那种云雾缭绕、行人稀少、惊心动魄的景色,所以也就没了古人大哭的心情罗!我想春夏时节来较好!一是绿,一是云雾,景色一定很清新。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5c153701008fub.html3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