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国之行(七):华山,男人的山!()

[游记]北国之行(七):华山,男人的山!()

2008-02-16    sina.com.cn

接着前面的东拉西扯。
自登上北峰开始,看腻了岸上高不过30米的丘陵矮山和一抹海平面的同行们初来乍到此地,就觉得处处是景,处处非得骚姿弄影不可。领导交待说现在开始自由活动,还有两个半钟头,你们要在15点钟之前回到山下的停车场集合。这时敝马早就望着不远处的苍龙岭恨不得马上爬上南面的屏风了,心里打定主意: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算他们都不上,我自己一人也要登上华山绝顶!
说干就干,迅速掠过了擦耳崖、“云天孤光”等景点,来到苍龙岭脚下。

上图:这是在不远处拍的全貌。大家看看像刀仞吧?这个地方书上是这么说的:苍龙岭是指救苦台南、五云峰下的一条刃形山脊,属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因岭呈苍黑色,势若游龙而得名。岭西临青柯坪深涧,东临飞鱼岭峡谷,长约百余米,宽不足三尺,中突旁收,游人在上面行走,面对眼前惊心动魄的景色,心旌神摇,如置云端,惊险非常,真如置身在云天一般。”

上图:近处看苍龙岭。想起了《唐诗宋词》网站有“也学时贤慕风雅”网友写的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游华山过苍龙岭:
北瞰黄河,南连秦岭,华山雄踞雍洲。
望峻峰奇岭,峭壁深沟。
且看苍龙山脊,长百米、中突旁收,
宽三尺,行人过此,胆战心愁!

休休,何嘲退之,大恸作遗书,涕泪长流?
赞百龄文备,吟啸遨游。
今日岭前我辈,攀拦过、尚自凝眸。
凝眸处,惊魂坠魄,恨未回头!
其中“何嘲退之,大恸作遗书,涕泪长流?”句:退之者韩愈也,是指唐代大诗人韩愈游华山至苍龙岭,行到一半,猛地往下探望,只见山势高耸,两侧万丈深渊,雾气迷漫,乱云飞渡。顿时,吓得他魂飞魄丧,头晕目眩,两腿不禁打起战来。进退两难,骑虎难下,一时没了主意,一屁股坐在了石崖上,捶胸顿足,仰天放声大哭起来。最后干脆给家人写了一封绝命书和求救信,扔到山下,听天由命。好在山下的人发现了,才救了他一命。

“赞百龄文备,”句:是指后来山西武乡有个叫赵文备的人,百岁时游华山,闻韩愈投书故事,放声大笑,并在崖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词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
“吟啸遨游”句:是指清代有个叫李柏的人登山至此地,观苍龙岭奇险,感慨万端,知韩愈投书和赵老笑韩趣事留诗抒怀说:“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
关于韩愈的故事,历代文人都有表示异议的。明代沉颜提出“仲尼之悲麟,悲不在麟,墨翟之泣丝,泣不在丝”。他认为韩愈之哭一定另有原因,绝不是因为惧怕路险而怜惜性命;明代杨嗣昌也认为,韩愈之所以在苍龙岭痛哭,是因为苍龙岭的奇险壮美,实在太令人惊叹了,以他的才华,也不能用笔墨表达出来,只好大哭一声来抒发自愧才疏的心情;清代华阴名人王宏嘉在《华山记》中记述到这个故事时说,韩愈面对宪宗皇帝,面无惧色,慷慨陈词,指出皇帝的错误,要皇帝改正,他的胆量是超过一般人的,怎么会在苍龙岭胆怯失态呢?他认为这个传闻一定是人编造的。不管韩愈是因畏险投书,还是因为感叹手中的笔无法状写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折笑投书,也许是两种原因都兼而有之。而韩愈在华山留下的这段佳话却流传甚广,华阴人更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关于韩愈的故事,敝马也是将信将疑的,信的是唐代的苍龙岭的确不同现在这个样子,现在大家看到的岭道,我想大约凿矮了几米,再不是古时候的那个刀尖岭了(说句老实话,我走过的地方就现在的设施来说一点都不觉得险了),其二,韩大诗人扔那个绝命书能扔多远?古代的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最多也就扔出去数米远罢了。

经过查书据典,隋唐以前,苍龙岭既无阶又无栏,《水经注》里记述,行人走到这个地方,要行在岭口的庙中向神祷告,求神赐云,使两侧云与岭平,以便人望不见岭两边的深渊。尽管如此,行人还不敢站着行走,而是骑在岭上,一寸寸往前移动,因此,人们又称苍龙岭为搦岭。直到唐末,岭脊两侧始设石栏矮墙,也才有了少量的石登石窝.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朝廷对华山神祭祀次数增多,整修华山道路有了大的举动,苍龙岭有了250级石阶,因此民间有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开凿苍龙岭的故事。故事说毕沅让石工凿岭时,长安城里下了三天血雨,原来苍龙岭是条活龙,被毕大人凿死了。据说从此华山断了龙脉,再不会出杨震、杨坚那样的大人物了。说到杨坚,就是隋朝开国皇帝,华阴人。西方人评说杨坚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帝王。汉朝灭亡后中国经历了漫长而混乱的四分五裂的时期,汉民族陷入了长期的撕杀战乱之中。仿似于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的黑暗时代。当时中原一带汉人已经不足一半,入住中原有十几个蛮夷民族,有几个相继统治了二三百年之久!其中羯族、鲜卑族还是白肤色人种。是杨坚恢复了汉文化再次统一了中国,此时琉球群岛归入中国版图(现在被小日本抢走了)。所以杨坚是华阴人的骄傲。顺便带一笔,扯远了。

言归正传。民国年间,岭上石阶增到350级。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苍龙岭险道几次拓修,护栏逐年加固,石阶增至530余级。为了使旅游旺季不再于岭上发生拥塞现象,华山管理局于1998年春又在苍龙岭东飞鱼岭开凿登山复道以保证游人安全上下。

上图:抄一幅图来。明初画家、医学家王履登苍龙岭时,以画家的观察入微,直描(也就是赋的手法)地记述了苍龙岭的景色,特别生动地描写出了过岭人的神情状态。
岭下望岭上,夭矫蜿蜒飞。
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垂。
循背匍匐行,视敢纵横施。
惊魂及坠魂,往注随风吹。
午日晒石热,手腹过蒸炊。
大喘不可当,况乃言语为。
心急足自缚,偷眼群峰低。
烟烘浪掩掩,日走金离离。
松头密如麻,明灭无断期。
谁知万险中,得些希世奇。
真勇是韩愈,乃作儿女啼。
王履(1332-?),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孤老,明代初期江苏昆山人。有《华山图册》存世(现出版的该图册版本很多,从100多元到200多元不等),绘陕西华山小景40幅,题诗跋文,抒写欣赏自然风光的感受。山体作小斧劈皴,奇峭伟岸,林木杂生,云烟流布;笔墨苍劲,变化灵活,气韵生动。后人称他取法自然山水的画风为“华山派”。

又抄一幅图来。在此说一句对不住朋友了,因为赶时间,没有把华山的“险”、“峻”拍出来。再者这时的冬令时节气候虽然适宜爬山,但拍不到那种云雾缭绕、行人稀少、惊心动魄的景色,所以也就没了古人大哭的心情罗!我想春夏时节来较好!一是绿,一是云雾,景色一定很清新。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5c153701008fub.html34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