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之路 师嫣五岳游记华山篇之一

[游记]华山之路 师嫣五岳游记华山篇之一

2008-02-16    sina.com.cn

一九九八年九月,我终于有机会登临华山,一遂多年的心愿。陪同我上山的是西安的同窗德民和他那憨厚的娃。我用了近十年时间,似乎已游遍名山大川,而除了巍峨的华山,还把泰山留给一个清净的将来。这些曾登顶过的大山,它们的海拔不能去比喜马拉雅,但也却实实在在的以雄浑的气势和极致的天险,让我在惊悸中触动。
黄山天都鲫鱼背、武陵西海天柱峰.“险处无须看”,与华山之险不可相提并论。华山上凌空飞去的棋亭和直下深渊的长安栈道,是我所攀名山的极险,空空落落,平步青云,非有舍身一去的修为,则无胆所向。
华山无佛.却有道。我且理一理思绪,往道中求个清静去。

一、大道无形

人们投入大山的怀抱,当是渺小与博大,燥动与安宁.有形的短暂与无形的永恒之间的一种融合。
此时此刻,我正举步维艰地攀登在西岳华山那遥接兰天的山道上。那是与华山“相约九八”一个平常的日子里。灼人的烈日下,静静西山风拂落我眉梢的汗珠,无声地溅落在我眼前的石阶上。陡峭得贴上额头的漫漫长路在延伸着;往下,是老君犁沟、千尺峒、百尺峡、回心石……:往上,是擦耳崖、上天梯、苍龙岭、金锁关……。“自古华山一条路”,就由这些惊心动魄的名字标出路段。在斧凿而成,铁索链就的凌空险径上,正攀上来的是一个长者思绪飘荡的灵魂。没有了退路而欲罢不能的沉重身躯,正在又一次体验着大山壁立的窄缝与裸岩中,向上登攀的漫漫煎熬。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的气派,不是我辈中人能执。所谓“寻仙”,不过是寻找一种感觉。登山之所好,是因为山里的姓儿大了,累了,倦了,烦了,来寻找那种回归的亲近,寻找那儿时向往的“一览众山小”的鸟瞰,寻找突破日常虚幻的极终真实,甚至是寻找惊悸,以脱出欲望的梦境。为此,我喘息着,一步一步攀向北峰。

西岳华山从中国大地的第二台阶拔地而起,突兀于秦岭东侧的群山之上。挽起秦岭山脉,牵住东去淮水.横亘在中国的中部。重嶂叠翠连绵不断的山峦阻隔着长江和黄河水系.象一扇屏风轻轻地隔开南北的自然地理,也隔开了南北地域的文化和历史。为当此任,华山领五岳之首,摩天接地。

《山海经》说,太华之山,高五千仞(仞为七尺),削成四方.远望若华然.故名华山。它以“雄险”著称天下。我驻足于北峰巅头,往南望去,巨大的石梁推挤着,拱起苍龙岭,上衔天外三峰。东峰朝阳、西峰蓬花和南峰落雁,墨色苍苍地雄峙于流云之上,中峰玉女却隐隐不见踪影。尤其是那被神斧一劈到底,牵扯着人间天庭的西峰,更是挺拔傲立,昂然天外。苍龙岭上.薄薄的山脊上,一线浅浅的台阶,接引着如蚁的游人攀向青天。

在华山流传的所有故事中,最精彩的一则就发生在这高高的苍龙岭上。相传唐散文大家、诗人韩愈历尽艰辛登上苍龙岭,回首一看那光滑无依的山脊和岭下的万丈深渊,顿时魂飞魄散.心悸腿颤,发狂大哭。他认定了生还无望,随手写下遗书投至崖下。再也不肯挪动一步了。岭下居然有一碑记载此事。望着那分明的“大哭”字样,我不禁大笑起来。也许韩老先生哭是哭了,是否还能边抹眼泪,边狂草遗书则大有疑问。我记起他在南岳衡山夜投佛寺之作:“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尼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拄,石禀腾挪推祝融,……”。彼时彼境,已经颤颤惊惊的“退之翁”遗下何文呢?当是长歌当哭之韵吧!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韩翁与唐代诗人之列,浪迹天涯是此辈才子的生活方式,山绝对是没有少爬的。苍龙岭上这一遗书,真真假假——天下谁人有缘拜读呢?过去我倒是读过他的“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那是他在《送孟东野序》中的名句。这个“怀”,“怀”的是“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凌极于天的华山当然也是“不平”的。但无论是“风挠、”“风荡”,它却一动不动无言地耸立着。是不是在这凸现的不平中,韩愈“凡出乎口而声音,其皆有弗者乎”呢?据说韩博士最终只能让人灌醉,蒙上双眼弄下山去。那碑文或许是刻意借韩愈弄出一份轻松,让你去攀苍龙岭。哭声早已远逝,无声的山风从逸神岩上“韩愈投书处”吹拂下来盛唐名人的逸闻片断.却悄悄地落进我扑腾的心中。在似乎晃晃悠悠的石阶上,安抚着后来人同样惊恐的灵魂。

但是,他哭什么呢?在苍龙岭上艰难举步的我百思不得其解。“人生自古谁无死,”“青山处处埋忠骨”。面对一死,韩愈是足以自傲了。作为名士,他已经攀登到前人从未达到的高度了。
据《水经注.渭水》记载,战国时,“秦昭王令工施钩梯,上华山”。这是现存文献中最早的一次登华山的记录。但钩梯即使长达五丈,力不能举;能上到何处却有疑问。事实上,在唐宋前,华山并没有一条真正的登山之路。历代的君王都只能望山兴叹,无法上山举行封禅,而只是在华山脚下的西岳庙中遥封而已。直至明清,才沿华山峪修山齿岩,架上铁索,造出一条百般无奈的天险之路来。但仍未见君王们登临的记载。唐宋一干文人骚客亦极少游览华山,殊难见于此咏出惊天地动鬼神的篇章来。宋之王安石“上华山”,那其实是褒禅山而已。其论及“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上厅伟魂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之所军至焉”。一旦险远,则有志不随,力不逮,物无相,皆不能至。用于华山倒是贴切的。

是啊!这条长长的登山之路是如此的艰难万险,构筑了华山柒骜不驯的个性。比之东岳泰山的尊贵、南岳衡山的香火、中岳篙山武林的喧嚣和北岳恒山佛理的厚重,西岳华山有的只是野性的天险。险到以拄天的高耸,傲然面对“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子也罢,黎民也罢,任何人不动手脚,是无法上山的。在这条深不可测的山岩窄窄的单行线上.“虽有车(升)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完会没有迥避肃穆的余地,直上直下,使驱人抬轿变得不可想象。象八戒背媳妇那样背负“大人”则不成体统。君不见,时至今日,那开道的警笛也只能响到山脚。所幸的是,在爬山的起点还有一“回心石”让人踌躇三思。要么偃旗息鼓,回身出山;要么错开双脚,义无反顾。登山之乐在艰险,我以为,这是华山在保持自身尊严的同时,为它的仰慕者同样留出尊严——“来吧,来吧!快进来”。在这崎岖的山道不平之中,已经为你准备下一条平等之路。恒古以来,永远沉默的华山似乎悟道于道。“域中有四大,而人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为什么还要登山?登山家们说“因为山在那里”。山在则人至。
于是,我心安理得地踏上了苍龙岭。我没有大哭,象韩愈老先生那样回首望去。脚下,一九九八年的北峰,依然在擦耳岩前微微的昂起头来,迎接扑向山巅的芸芸众生。山间的高塔系着索道缆车,穿行在东峪和北峰之问。在巨大的墨褐色的裸岩壁上,沿当年“智取华山”路线又开出细细长长的石阶。显然,上华山已不是一条路了。但是,来到苍龙岭上,就不再有索道,手机的信号也悄然消失。随之而去的还有你的身外的一切,豪宅香车?职衔名位?商机成就?当然还有你的欲望、你的浮燥,你的渺小……,甚至你的性别、你的肤色。山道上的人群都只剩下一色心的狂跳和热汗的流淌,让你去品一品这世纪未不平山道上最后的平等。山下的那些,早已随盛唐的哭声远去了。

抬头前望.金锁关已横在头顶。我没有停留,不知所终的山道还在向前延伸,还有最后一段路接引着我攀向天际,西斜的夕阳在西峰上呼唤着我。
上行去云边,西望长安。
***********************************
下图为《华山》

转自:http://bbs6.sina.com.cn/cgi-bin/newsoul/soulview.cgi?id=1072406&fid=109&postdate=2002-03-20&ver=34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