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登上华山沿途穿过三十多个景,直是不虚此行 |
[游记]登上华山沿途穿过三十多个景,直是不虚此行 |
2008-06-14 trip138.com |
我们计划在山下住一晚,第二天一早登山。考虑到夜晚登山,一则时间上不好安排,沿途美景无法欣赏,二来第二天困顿不堪,影响行程。安顿了住宿,和Mike在附近溜达,买了两双手套和一些食品(事后证明,食品急需,手套对于Mike这样的粗人根本没起作用)。 一、缘起 不知为什么,“华山情结”总在心里挥之不去,但又胆怯,“近山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于是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听朋友们滔滔不绝的说起在华山的经历,我总是默默坐在旁边,不发一言,心里说:“华山,我会去的,但不是现在,现在还没有准备好。”究竟需要准备什么呢?其实自己也不知道。 觉得不能再拖了,一咬牙,那就去吧。那时的心情真有点“壮士断腕、如履薄冰”,呵呵,是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太崇高了吗?是我把自己的能力估计的太低吗?后来才发现,其实华山没什么好怕的——我用了一天时间爬遍华山五峰,第二天看了日出后,从“智取华山”那条路下山。结果除了腿疼了一星期,仅有的后遗症是,我悲哀的发现,体重不但没降下来,还增加了1公斤。 那天下班,第一时间冲出单位,扛着半人高的行囊。快到火车站遇到堵车,急得我如饿极的猴子上蹿下跳,好不容易会合了Mike,他还好,没有什么责备的话。这时只剩下私营的中巴车为了多载客还在暮色中执着地等待。讨价还价一番,没有结果,看准了我们必去。经济学讲,供应商提供了一件人们急需的商品,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其他的商品来代替,供应商就会抬高价格,赚取时间差。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实例。 夜晚的风吹在身上格外舒畅,车行半小时方到灞桥。我说:“古人说‘灞柳伤别’,这里距离长安城也未免有点远,古人惜别,骑着毛驴那要走多久啊?”Mike笑着说:“古人情长嘛!” 再两个小时后,我们进入华山景区。中巴车在一家招待所停下来,招呼大家进去休息,在路上售票员就在推销这家旅店,现在更是拉着不放。我一向反感这样的拉客,招呼Mike离开。Mike却有点犹豫,说:“他不是答应我们一起买团体票吗?”那只是他的托词,他又不是导游,哪里能买到团体票?见我们欲走,售票员追着我们走了一段路,不停游说,直到见我们确实不愿住,这才离去。 记忆中那晚空气很好,心情很好。 二、进发 第二天八点,和Mike向亲爱的华山进发了。 华山,古称“西岳”,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资料载,华山是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史书记载,黄帝、尧、舜都曾到华山巡游。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又是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洞,道观20余座。秦汉以来,和道教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广为流传,其中以“巨灵劈山”、“劈山救母”、“吹箫引凤”影响深广。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骚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1200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华山也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 华山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这些说明无不显示,我正慢慢靠近的华山是一处名副其实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都很丰富的景点,非常值得一游。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玉泉院。玉泉院位于华山北麓峪口,为华山山门,可以免费参观。这里的香火比较旺盛,衣着清洁的道士随处可见,亭台楼阁、长廊花园干净整饬,给我很好的印象。玉泉院内立一碑,上书:汉神医华佗之墓。只有墓碑,叫人猜测不解。 去往华山的大路非常整洁,两侧青山叠出、山泉潺湲,空气沁人心脾,与想象中一样。走出数里,即到达五里关。五里关是华山第一险关,距华山峪口5里,关隘据险设障,筑石作垣,西接绝壁,东临深涧,为上山咽喉之地。起先说说笑笑,还很是轻松,走过五里关,便感觉背包沉重起来,两瓶1500ml的水也逐渐变成了两块巨石,压得人汗流满面。到达青柯坪时,已经走不动了,青柯坪可是登山的起点啊,我对自己的体力产生了动摇,还没有正式登山,已经是这样了,仰望巍峨的华山,有点绝望。 青柯坪四周的景色怡人,山风阵阵,对我恢复体力帮了不少忙。稍作停留,我咬牙背上背包(里面究竟放了些什么东西,为何如此沉重?)继续出发了。 Mike虽然瘦小,但是耐力很好。他的背包的体积是我的两倍,而且一路上都从我的背包里取水喝。我知道他想减轻我的负重,他知道我是个倔强的女子,不愿在负重上“占便宜”,每次都争着背行李。其实我一直知道,较多付出的人是他。 我做事讲求原则,不知变通,又顾及面子,死不悔改,包容这一切、收拾残局的人都是他。我常常被追问:“你为什么选择他?”我的回答常常简洁到“脾气好”三个字,因为我知道他们不会理解。阅人既久,我有时想: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合脚的鞋才适合走长途(Mike要知道我将他比作鞋子,肯定一脸无奈,呵呵)。这是Mike第三次登华山,但他并不自居熟客,和第一次来时一样专注。 三、登攀 闲话休叙。待到我已经是走半小时休息十分钟,想撂挑子时,Mike说我们快到回心石了。回心石前万丈陡崖直耸云端,游人至此,上则畏险,下则不舍,往往徘徊不定,故名“回心石”。到达这里的游客在体力上必已消耗巨大,不得不考虑走回头路了。可是我不能也不愿走回头路,我相信也没有人会走回头路。 我常常要走好久好久,才看到标有3公里、4公里的路程标识,这漫长的过程使我有点沮丧,前方“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看不到尽头。只好一边流汗一边自己鼓劲一边听Mike胡扯。我开始变得很能吃,走一段路就坐到石阶旁开吃,是为了减负还是为了磨蹭时间以争得更多的休息时间,已经累得无法分辨了,只是机械地走,看到稍稍平坦的岔路口,就径直走过去,坐倒,卸下包,吃。 在经过数次这样的倒腾后,食物穷尽了,我也来到了著名的景点百尺峡。百尺峡山崖陡绝,需攀铁索登石梯山道而上。Mike很紧张我,走在我后面,可我个人认为,这相较于后面来说,其实根本算不了什么。只是背包太大,有点碍事。 待到了千尺幢——华山第一险道,石级角度几乎向垂直发展,石级宽度也不超过10公分,脚下不得劲儿,只能侧身攀援,费了一番气力。仰望天际,一线天开,俯视脚下,如临深渊。石级顶端有如井口,倘若把“井口”用铁盖盖住,通往华山的道路便被堵塞,被称之为“太华咽喉”。由于精神集中,疲累一扫而光,力气又回到了身体里,好像获得了重生,心中不胜感激。 北峰山势峥嵘,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南面山岭。在登山过程中,尤其在手脚并用、完全靠惯性上爬时,我不止一次地想象登上北峰后的心情,想象中一定激动万分,可是真的登临北峰,心情却没有什么起伏。是想象过多、还是知道后面的路还长?思绪随着山风远远飘向晴空,眯眼四望,青山白云,人生至乐,不过如此吧。 华山号称五峰并立,即东南西北中五峰,但我更钟爱它们另外的名字,“云台峰”、“朝阳峰”、“玉女峰”、“落雁峰”、“莲花峰”,美丽动听,刚刚好匹配这里的风景。 苍龙岭山势拔地而起,是北峰到其他诸峰的通道,形如苍龙,全长约1500米,开凿石阶246级,宽仅1米。岭脊坡度40度,行走其上,心惊目眩。据说,唐代文学家韩愈游华山到苍龙岭时,只见山势高耸,两侧断崖深谷,雾起云漫。他心惊胆战,进退两难,不禁放声大哭起来。最后,只好给家里写了一封绝笔书和求救信投入山下,山下的人发现后,才把他搭救了。 现在此处“韩退之投书处”六个大字,仍然镌刻在石壁上。而我在此回望,觉得这段山脊确实像极了莽苍的卧龙,极具气势。 中峰亦名玉女峰,依附于东峰西壁,是通往东、西、南三峰的咽喉。传说春秋时箫史善吹玉箫,箫声之优美引起了秦穆公女儿弄玉的爱慕,弄玉毅然放弃宫廷生活,与箫史同居于此,后一起乘龙凤而去。这是我幼时听熟的故事,而今方来寻源。由于中峰连接三峰,自身并不突出,所以直到我快走到东峰,才发觉中峰已被我远远甩在后面。 东峰是华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顶有朝台可以观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阳峰。通往东峰的是呈九十度的云梯。看到在垂直的峭壁上凿成的云梯,你会觉得一路上遇见的天梯都不算什么。旁边又建有铁制楼梯,较之云梯攀登起来容易多了。 Mike说数年前还没有这铁楼梯,他问我要从哪边上?我嚷嚷:当然是云梯!可是我高估了自己的体力,至此我已经连续登山超过八小时,又饥又累,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了。可是我不知道。当我手挽铁链,刚刚爬上数级台阶,忽然感觉背上的背包拉扯我的身子,大有直坠而下的趋势,而我手上却没有一点气力了。吓得我忙飞速下来,将背包卸下,准备重新上爬。 Mike有点担心,但不说什么,只是将我的背包挽在臂间,跟在我后面慢慢爬了上去。经此一事,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一句话——“男女有别”。 峭壁之上风景极为优美,松树长势奇异,远峰尽在虚无飘渺中,云淡风冽,清冷奇绝。Mike从背包中拿出一个小小纸袋,奋力远掷,那小小纸袋立时被山风卷向深谷。Mike神情肃穆,我问他仍了什么,良久才答:我妈的照片。 我内心恻然,他妈妈突然去世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不论时间过去多久,即使创伤逐渐愈合,那伤疤仍在,一碰仍会有熟悉的疼痛传来。他带着妈妈的照片登山,等于妈妈也登上了华山。华山,至此在我心中有了不同的意义,有如我的亲人,Mike,你的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吧? 四、夜宿 从鹞子翻身处继续前行,进入郁郁葱葱的柏树林,至此我们已到达南峰的地盘。 南峰即落雁峰,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米,也是华山最险峰,南峰不同于东峰的奇绝,峰上苍松翠柏,林木葱郁,景色优美。峰东有凌空飞架的长空栈道,峰顶有老君洞。我在长空栈道上面探头看了一会儿,觉得自己体力已尽,实在没有把握,就知趣地撤退了,受了Mike善意的嘲笑。
|
转自:http://www.trip138.com/shanxi2/12520.html4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