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路地区能变成中国的百老汇吗? |
[游记]华山路地区能变成中国的百老汇吗? |
2008-05-22 sina.com.cn |
那么老外是如何看待这一国际化的街头艺术展示?记者在商场旁边的星巴客露天座位上采访了一对来自加拿大的夫妇。Denis夫妇爱好旅游,到过很多城市,定居上海已经两年,就住在附近的青海路上。他们告诉记者,在蒙特利尔、多伦多、洛杉矶、伦敦、柏林等大城市,这样的街头艺术表演一般都是有组织的,表演者有收入,观众愿意的话可以给小费。此外,每年的固定时候,这些城市还会举办各种各样的音乐节、艺术节,给当地居民一个快乐的理由,同时也吸引到国内外其他城市的游客来访。 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戏剧大道”能否成为东方的百老汇?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旅游节这样的大型节庆活动能否成为英国爱丁堡艺术节、美国奥撕卡盛典这样号召力巨大的旅游香饵? 有意识总是件好事,但在忙着与国际接轨的时刻,或许应该先听听学者的声音。 专家论坛 楼嘉军 区域意识是有了,可惜地方选的有点问题 “静安寺百乐门、浦东东方艺术中心这样单一的文化艺术场所上海很强,但缺乏的是区域的规划。建设戏剧大道的说法,上海2004年就已经提出来了。我的感觉高兴又可惜。高兴的是上海终于有了区域意识,可惜的是地方选的有点问题。” 楼嘉军认为,一个具有特定展示功能的都市区域的选址相当重要。美国的百老汇是从百老汇发展成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具有从市中心向周边辐射的特点。不可否认,规划中的华山路地区目前已经集中了上海戏剧学院、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单位,拥有10多个大小剧场,并且还有1个影剧场在建,多个影剧场在规划中。但是,熟悉上海的人都知道,上海最具有底蕴的文化娱乐中心其实是在云南路周边,延伸到人民广场。30年代,大世界、共舞台、天蟾剧场(现为逸夫剧场)、人民大舞台(已拆除)共同铸造了老上海的“百老汇”。现在这个区域,仍然集中了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以及当时的“远东第一剧院”大光明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其市中心的位置也决定了交通的便利,是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人流集中地。而且这些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本身就是体现海派气质的绝佳载体。只要硬件上去了,就可能成为上海的“百老汇”。从商旅文结合的角度说,也是对南京路步行街的一个补充。 越民俗的东西越具有国际性,维纳斯该换成中国的四大美女 地方选对了后,是否能够高枕无忧了呢?楼嘉军谈起了英国爱丁堡艺术节。他说,始于1947年的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是爱丁堡文化旅游的一张王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13eb501000ayz.html30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