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 |
2007-09-14 cersp.com |
很早就听说西岳华山乃天矫神龙,它南连巴蜀,北瞰黄河,东视崤函,西接昆仑,秉天地之清气,夺造化之神功,称之为天筑之山。去年夏天恰好有事路经华山,遂解游慕之心。我们一行数人舟车劳顿,赶至华山脚下时已近暮色,远远望去,只见巨峰巍巍,云蒸雾绕。念天色已晚,便决定明早登山。 早饭过后,我们从山脚下坐汽车渐渐入上,山道凿石而成,陡狭蜿蜒,计有四十华里。汽车在行人的惊叹中行驶,从车窗望去,峰峰皆翠, 危岩绝壁,其状若斧劈刀削,直插霄汉,。至索道,只见铁索高寒,乘其再上, 于揽车内远望,诸峰悬崖峭壁,落雁、莲花、朝阳、玉女及云台五峰,鼎峙环绕,浑然天成,如蓓蕾初绽,莲花盛开。“华”(通‘花’)山之名,概出于此。 乘索道至玉泉院,玉泉院又名“希夷祠”,建于宋仁宗皇佑年间(约1050年前后),是道教盛地。院中玉泉流水如银,相传与山上玉泉相通。玉女临井梳妆,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复又此泉流出,故名“玉”泉。院分南北二门,中轴对称分布,布局精巧:四壁长廊回环,泉石如画;殿台亭阁,错落有致;画栋雕梁,雅致清妙;名人题咏,尊石刻像,莫不极尽人工之巧。南门正对华阴古道,由此进山,可先消除俗念。 自玉泉院拾级而上,是华山碑坊,它据险而筑,为登山第一关隘。山道因山势而铺石路,涧水潺潺流泻,泉石松香浓郁,耳鼻可感。山泉一路曲折明灭,而或一泓深谭,通体碧绿晶莹,分外诱人。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奇。此时此境,琅玡深秀,非笔墨可及万一。面对巍巍山道,我们一行人勉力攀登。正气喘吁吁之时,忽有巨石横空,突兀而来—此即素有“华山铁门”之称的石门。巨石横亘,仅容一人通过。穿过石门,竟忽生出“桃花源”之慨。我们继续沿峪道前行,谷底路绝,山路崎岖,正愁无路之际,突豁然开朗,别有洞天者,为由石门南行一公里处的桫椤萍,因附近有菩提树(此树又名桫椤树),所以叫桫椤萍。有诗为证:“小憩桫椤萍,手扶桫椤树,仰见上方云,时向人间去。”相传此处的桫椤树为陈抟所栽,后被清光绪年间的山洪所冲没,现在看见的树乃后人所栽,树顶如花,叶七如掌,又名七星树。在桫椤萍南可以看见“小上方”和“大上方”,“上方”是道教术语,指“天界”这里曾道士云集,依山远望,其路好像挂在了悬崖峭壁上,恐怕唯神仙才上的去。与之相似,前面不远处的青柯坪因有青柯树一株而名,青柯树叶浮苍点黛,密集坪上。听说这里每到雨季,泉水淙淙,瀑布轰鸣,风景异常优美,故称为“小蓬莱”。传说早在明万历年间,集名儒三百人与此讲学。而今青柯如盖,坪场空阔,庙宇粹集,犹可想当年之盛。与青柯坪相反的是回心石。石前悬崖万丈,犹如斧劈,胆小者望而生畏,回心出峪,故名“回心”。传说曾有二恶僧到此,见巨崖悬空,鬼泣神愁,一时会心深远,如醍醐贯顶,了悟大干。于是遂改恶从善,终成大道。如此一想,这“回心”二字,实含义深远,境韵幽微,大有禅机。 过了回心石,便是华山第一险境千尺峒。千尺峒是峭壁上的大裂缝,高近一里,这里峒壁直立,犹如天梯空悬,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坡度为70度,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登山时向上仰视,一线天开。我们手抓铁链,小心翼翼的攀上去,见一个只容一人的石洞,此洞名“天井”,我们钻出天井后,看见一平台,台上刻写“太华咽喉”四字,大概是形容这里犹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且长,若从此处堵住,上下就会绝路,我们一行人真正领教了什么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过了千尺峒,向北折即到了“百尺崖”。只见这里危石耸立,山崖光滑陡绝,两壁森然若兽齿,中间被两石撑开,直欲逼人。人从两块石头下钻过,心惊胆战,冷汗热汗交迸,犹有余怖,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此石又名“惊心石”,果然名不虚传!通过“惊心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上下卡着两块石头,所以能安然无恙,因此后面的这块石头被称为“平心石”。 从北峰往南走,不远处便是“仙人砭”。“仙人砭”与“擦耳崖”相连,这里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万丈深渊,人行至此,身体需紧贴崖壁,惟恐下坠,往往使崖壁擦耳。我们小心前行,一会便到了苍龙岭,因其岭脊青黑,蜿蜒盘旋,像龙背一样蜿蜒伸入云端,如同苍龙腾空而得名。苍龙岭上,除二三尺的苍龙脊背之外,余者皆是万丈深壑,陡峭如削,深不可测,人攀其上,不敢旁视,唯视前人足底而攀。我们双手紧握道旁铁链,胆战心惊,小心翼翼的向上挪动着。据说当年韩愈因阻谏,得罪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吏,退之至此,悚然回首惊心,欲上不能,欲下不敢,大哭而投书岭下,并作书与家人诀别,华阴县令闻此事后,亲自同人去接,将其灌醉,方得以抬下山。此山道之险峻,可见一斑。爬上了“苍龙岭”,继续向前就到达了“金锁关”—华山第三座关隘,它是北峰通向东峰、南峰、西峰的咽喉,又名“通天门”,由于气温较低,故有“过了金锁关,又是一重天”的说法。金锁关1800多米,天下衔单一桥,杜甫惊赞其雄险是"通天又一门"。金锁关处,果然是金锁密密,两边防护铁链上挂满平安锁,以寄托游人祝愿。 我们从金锁关直奔中峰,那里只有一座庙宇,险而不危。极目远眺,白云缭绕,风光旖旎,群山山头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清风徐来,耳边松青鸟鸣,如临仙境。我仿佛听到宋代名士陈抟的表白:“一片野心,全被白云留住;九重龙诏,休教丹凤衔来。”我们拍了几张照片便下了中峰上南峰。路经长空栈道,直若天垂,此乃华山一大险景。沿着木板搭成的小路向前,一边是石壁,一边是深渊,游人须双手抓紧铁链,身体紧贴石壁,方可过去。游完了南峰,我们一行数人,便沿上乘之路返回,经过金锁关、苍龙岭,再次回到北峰。然后乘索道下山,当缆车以极大的倾角向下降落时,我几乎眩晕。云雾缭绕的华山融进了古老的仰韶文化和缥缈的历史长河里,真有一种“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的感觉。 华山以险称奇,自古以来,韵士高人,咳珠唾玉,题咏者不计其数。今一瞥留鸿,点染数笔,以供谈资。
|
转自:http://blog.cersp.com/userlog20/126303/archives/2007/521247.shtml3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