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九) |
[游记]华山游记(九) |
2007-09-18 sina.com.cn |
离开镇岳宫,走完谷沟小道,就上到了西峰山脊。 西峰山脊,全是花岗岩石,很单调的。眼望去,上面白茫茫的一片,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没有树,也没有草。如果不是因为强烈的日光和石上冒出的热气,很可能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自己是走在硬硬的雪岭上,或者行在厚厚的寒霜之中。这里,与谷底森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带给人的是瘦硬和荒凉。 西峰山脊,是窄窄的,异常危险。山脊靠西一侧,是望而使人心颤的万仞悬崖,崖边一线牢牢地钉上了铁链。谁如果因好奇而翻越铁链向崖边一探,很有可能坠进深谷,绝无生还可能。山脊东侧,是较为平缓的斜坡。如果你以为这边是斜坡,可以大意一点 的话,那你也很易滚下坡底深沟,在这个地方,任何人都不能有丝毫的麻痹。 我们沿着山脊上人们凿成的细窄石槽向上走,见到了一圆状巨石,与荷叶相类,其石叶状似莲花盖住峰巅,人们告诉我,这就是西峰被人们称之为莲花峰的由来。 其下,是莲花洞,里面黑漆漆的,不知其深浅,只是大略地看了一下。 再往前,便是翠云宫,二层楼,灰瓦红墙。我们从方形门进入了翠云宫,里面呈四合院状。无所事事的道士们在这院子里、走廊上,晃来晃去,我不知道他们天天在这儿修成了怎样的行。人们说,翠云宫,就是西峰大殿,是峰上保存最完好的道教宫观。里面供奉着众星之母斗母。在我翠云宫院子里和楼上转了一遭,看到了智取华山的资料,宫里的人说,当时国民党残匪的司令部就在设在这里,说到此,我想到了电影《智取华山》是匪军司令开会发号施令场面,那地方,与此并无二致,看来,今天的翠云宫还保持了历史的原貌。 走过翠云宫后门,我们步入了山上后院。见到了一奇景,有一块巨大的石头,自然断裂了,躺在石台上,那断裂的口子,极像是有人特地用斧子给劈裂而成的。石下,立靠着一把铁制巨斧。景点提示牌说,这里是沉香劈山救母处。 相传,沉香的母亲三圣母是王母娘娘的小女儿,因她与凡人刘彦昌一见钟情,私结姻缘,哥哥二郎神知道后,为维护天规,施法力把她压在这块大石头下。三圣母石下产子,取名沉香,在仙女灵芝帮助下,回到父亲身边。沉香长大成人后,受霹雳大仙的指点,扛着巨斧来到这里,救出了他的母亲。 由沉香劈山救母处,继续向上,五点已过,我们终于登上了西峰极顶——摘星石。摘星石,顾名思义,即站在这片石上,可以摘到天上星星了。人们这样说,是极言西峰的高,几与天齐了。李白曾在《西上莲花山》中写有这样的四句话:“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似乎是说,登天很适宜从这里去。 站在摘星石上,我确实感觉到了西峰与众不同的高。西侧断崖,深达千米,远处如浪的群山皆匐匍在它脚下。越过这匐匍的群山,我们可以眺到渭河和关中平原模糊的影子,向西南方向看过去,我们还可见到轮廓隐约的秦岭。俯临北向深谷,其美景,尽收眼底。北峰,就在对面,与西峰相比,竟矮了一大截,北峰只能算是它小弟了。能与西峰相峙竞高的,当是东峰和南峰。 太阳还很高,光线一点都没有减弱,在这里,我却感到了寒冷,风,呼呼地叫着,强劲的寒气悄悄地涌来了,侵上了身。我身着短袖衬衣,一时,没办法抵御寒气,身子在不断地打颤,只能将手臂紧紧地抱住一起,置于胸前,相互取暖。我看到摘星石上的几位生意人,都穿着厚厚的春装。部分游人事先有备,登上摘星石后,也将春装着上了。 西峰,海拔达2038米,山高,寒气重,尽管如此,丝毫不影响我观赏风景的情绪,头顶太阳,脚下生寒,这种味道,是我以前从来没有领教我过,今天感受到了,别有滋味啊!虽然身子在打颤,这又算什么呢? (未完待续)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efee8c01000c3x4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