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之行 |
[游记]华山之行 |
2007-09-06 live.com |
华山之行 早有去华山一游的冲动,但因种种原因终不能实践。 又要放暑假了(大学每年的两个假期使很多人羡慕),便计划去贵州玩一趟,原因是全国除港、澳、台,贵州是唯一没有去过的省份了。于是搜遍网上“驴友”们的路书之类的资料,最终确定到贵阳一游,享受一下漂流的快感。谁能跟我一起“疯”呢?朋友、同事都各有个的打算,忙工作的忙工作、回家探亲的回家探亲。哈哈!只能独来独往啦。 游览路线、乘坐车次、入住旅店和各种旅游项目的价格一一搞定,网络时代吗,就是这样方便快捷。 一切搞定之后,只等放假。但事情却突然发生了转变。 一日无事,到楼下的办公室与同事小叙,两位同事正在商讨去华山的旅游之事。听到华山,眼前一亮,哈哈,有同行的“驴友”总比天马行空要爽。于是,几天为去贵阳而作的功课全部放弃,贵阳之旅改为华山之行。 赶快放假已成为最大的企盼,但坏消息却不断传来。 为了国家教委的教学评估,学校决定推迟一周放暑假;好不容易佳期有望,又传来消息:由于我院一些部门的变更和调整,再次推迟放假,可气的是时间还不能确定,是推迟一周还是八天说法不一。 在得到了确切的放假消息之后,便兴冲冲直奔售票网点买车票。靠,居然没票,而且是十天内的票一概全无,一切计划就此泡汤。 心灰意冷、垂头丧气、懊恼、沮丧等等,全不能表达当时的心情。没办法,只能回办公室上上网,过一把网上游华山之隐吧。 网上的照片显示,华山那独特的地貌,奇险的山峰使我魂牵梦萦,看到动情处使我想起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感叹与无奈,使我无心再浏览华山的美景了。突然,内网的飞鸽传书弹出一对话窗,有人在问:你们去华山,什么时候走哇? 靠,这是谁呀?狠点了吧,那壶不开提那壶。查看发贴人,是同一办公室的MM。气消了一半,回贴实说详情。 MM回贴:我也想去,十四、五号走可以吗? 回贴:买不到票,如果有票当然可以。 MM回贴:我有办法买到票,暂定十四、五号行吗? 回贴:OK 心中的积怨荡然无存,并重新燃起希望,同时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动。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直到八月十三号这天,车票的事还是杳无音信。耐心几乎荡然无存,焦躁不安使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MM信誓旦旦的承诺,使我不敢再三询问,本来人家也没有为你买票的义务,成与不成完全不承担责任。想到此,便下决心:如果八月十四日还没有落实车票问题,那我只能买机票独自飞往西安了。主意已定,心也踏实了许多,开始默默地准备出发的行囊。 到了晚上,还是没有“车票”的任何消息,这时反而更踏实了。哈哈,明天可以直奔机场了,不管什么航班当天就可以到达西安了(事前已经打听了航班的情况)。 晚上九点五十分左右,手机短信的铃声突然响起,正要进入梦乡的我条件反射般的抓起手机,按下查看键,一条振奋人心的短信映入眼帘:车票已买到,十四日晚,硬卧下。 睡意全消,坐起来再次确认短信内容,脸上绽开了笑容,一种发自内心的笑。突来的好消息使我辗转反侧到天明。华山之行终于可以成行了。 八月十四日:取车票、打点行囊,坐等发车时间的临近。 我们这次华山之行,设定了一个挑战自我的目标——背上“驴友”的所有宿营装备,步行登上华山。在网上,我只看到少数洋人背着登山包在华山上,几乎没有看到国人(也许我们中国人的特点是不张扬,默默地挑战极限),我们也想用此举证明一下自己。 下午四点左右,我和办公室的MM带着三个大背包和一箱矿泉水,从办公室出发前往北京西客站。(另两名同事由于要留一人在假期值班,所以北京籍的同事当仁不让地承担了值班的任务。而同我们一起去华山的陕西籍的同事,由于回家心切,早已提前一周买站票回陕西了。我们约定:十五日早,他在西安火车站接我们)。 从单位南门坐地铁到军事博物馆站,下车“打的”到北京西客站。“的姐”把车停在西站对面路边说:你们自己过天桥走过去吧,那边不能停车。由于时间紧,没时间和她理论。付钱下车。 我和MM各自背着自己的背包,还要共同抬着一个大背包(是为陕西那位同事准备的),急匆匆向过街天桥走去。北京的八月暑气逼人,几步之后已是汗如雨下了。 在此之前,我与同事MM没有太多的接触,象这样的旅行更是头一次。看看她毫无怨言的背着自己的大背包,同时还要和我一起抬着另一个大包,没有表现出一丝的娇弱,使我心中顿生敬意,不自觉地对她相视一笑。那是一张俊秀的脸,绽放出一种清纯和健康。她身材修长,步履轻盈。相比之下,我确显得体虚多汗,只是进地铁、出地铁、“打的”、进站,我就耗费了三瓶矿泉水,汗洗衣衫了。 晚上六点三十分左右,我们终于坐到了卧铺车厢里。空调车厢很快就将署气和汗水消去。七点零三分,火车缓缓驶离车站,在夜幕中驶向目的地。 坐火车就一个感受——烦,好在是卧铺,躺上之后一觉已是清晨。哈哈,西安到了。 背上行囊走出出站口,陕西的同事早已等候在哪里了。 西安火车站与其它车站没什么两样,到处是人。陕西的同事建议我们先休息一下,不用着急赶往华山。于是我们找了一家旅馆,刷牙、洗脸、上厕所。稍事休息之后,我们到钟鼓楼的回民食品街吃了碗陕西小吃——水盆羊肉,感觉不错。而后回到火车站准备坐汽车去华山,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去华山要到城东的长途汽车站去坐。我们“打的”赶往城东站,顺利买上11:50前往华荫县的车票。10分钟后汽车驶出了车站,直奔华荫县。 由于修路,我们于下午3点左右到达了华山脚下。一下车,就有当地人前来推荐旅馆说:爬华山要晚上10点开始爬,上到东峰看日出,现在爬太早了,还是住我家旅馆吧。看我们无心住宿,饭馆的伙计就说:到我家吃点饭吧。卖地图的老太太也前来推销地图,还代卖手套(顺便说一句,登华山手套必不可少,一元一双,保护手掌十分必要。因为有大量的铁锁链需要你去抚慰它),我们看到老太太若大的年纪,于是买了她两付手套和一张地图。 饱餐战饭是必不可少的,但凡动用体力之前,这是必修的功课吧。我们找了一家外观比较干净的饭馆进去吃饭。与老板娘寒喧之后,我们点了四菜一汤,并再三叮嘱老板娘:少放肉,多放菜,价钱照付。老板娘信誓旦旦。不知是肉价比菜价便宜还是什么原因,等菜一上桌,还是肉多菜少,完全没有按要求的去做。没办法,出门在外对付着过吧,大家只吃素而将肉剔除出外,汤一扫而光。最后,老板娘说我们买的地图不好用,送了我们一张华山导游图。付费,背包,起身走出饭馆,我们信步向华山山门走去。 沿路上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玉泉院。 玉泉院在华山峪口,为华山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亦是由华山峪攀登华山主峰的必经之路。它是我国北方一座著名的全真道观,也是中国道教活动主要场所之一,建于宋神宗皇佑年间,也就是1049--1051年,是道士贾得升为师傅陈抟所建。几经破坏,几经修缮,到了明清才有现在这个规模,名希夷祠,因宋太祖赐陈抟 “希夷先生”得名。 传说当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金仙公主修道在华山。有天,她和几位侍女一起上华山,登到西峰下的镇岳宫,见宫内有一口玉井,井水清澈见底,金仙公主就站在井边照她的影子,一不小心,将头上的玉簪掉进井里。下山后,她们在希夷祠的过水凉亭下休息洗手,无意中又找回玉簪,惊喜中她们发现,亭下的泉水和山顶的玉井是相通的。当时的泉水确经纳凉亭流向院外,可惜,清朝年间,山洪暴发,河水改道泉水被埋没。后人就根据这个传说将希夷祠改名为玉泉院至今。 玉泉院不收门票,院内主要景观有希夷祠、希夷睡洞、山荪亭、七真殿、无忧亭、天然石舫、七十二窗廊等以及金石题刻多处。希夷祠在院之最高处,是贾得升为祭祀陈传所建的祠堂。玉泉院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炉。其古树婆娑,绿荫庇天,奇石嶙峋,碧水中流,曲径回廊,泉石如画。且题刻丰富,又大多出于名人手笔,笔法刀法精绝,是华麓景区保存最完好的园林式古建筑群。 院内很幽静,只是有一条铁路从后面通过,打破了这种道家的宁静。 穿过玉泉院就是华山进山的门票售票处。一人一百元。过了售票处,就看到了华山山门的标志性建筑——牌坊,上书华山二字。我们三人在此合影留念,以示我们步行背包上山的决心。 过了华山山门已是下午4点左右,我们一路说说笑笑,边看山景边行进,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达了——五里关。从北京出发前,查网上资料时,有人将登华山的路线分成若干时间段,如:从华山大门到五里关大约50分钟。而我们只用了40分钟左右,何况我们还身背行囊。当时我们很自豪的认为,华山不过如此。 又经过近1小时的时间,我们经过“石门”到达了“莎箩坪”。莎箩坪是一处比较大的休息场所,有一处回廊和几间建筑,而且有管理人员在此驻守。我们在此小憩,用泉水擦洗脸上的汗水,为体内补充了一些水份。从华山山门到莎箩坪,山势比较平缓,因此我们并没有消耗过多的体力。 过了莎箩坪,山势陡峭的程度逐步加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山势的变化,我们的步履也越发的艰难起来。突然,前方一座刀劈斧剁般陡峭的巨大石峰挡住了我们远眺的视线,听下山的游客说:那就是西峰。见到此峰,不由得心生三分惧怕,那是在群山峻岭中凸起的一块巨石,群山在它面前,就像高楼下的一块砖。我们进山时的兴奋和一路走过五里关、石门、莎箩坪的轻松,在此都转变成了对华山的敬畏。 继续前行,休息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说笑的声音却渐渐少了。我已是挥汗如雨,步伐放慢了许多。 同事MM紧紧地跟在后面。一路走来,她即没有女“驴友”那男性化的“野性”,也没有弱女子的娇羞,她总是平平淡淡,宛如一盆清水。只有那位陕西同事,由于年轻,步履矫健、体力充沛,浑身上下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董老师,毛女洞到啦——。”前方传来陕西籍同事的喊声。在转过一道弯之后,终于看到了毛女洞。 这是一座依山势而建的小院,门楼上书“毛女洞”三字。此处可住宿,门前一牌子上赫然写着“馒头5元一个、鸡蛋5元一个、稀饭15一碗------。” 在华山山上,大部分食品都是由挑夫挑上山的,价格自然要比山下贵出许多。尽管如此,华山的挑夫还是付出体力最多而收入微薄的人群之一。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爽朗的性格与乐观的人生太度。如果幸福感可以用贫富来形容的话,我们这些“城里人”简直就是乞丐。在山道弯弯处,你可以听到他们悠扬的笛声、委婉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每当你在山道上遇到他们,总会看到他们憨厚的笑容。如果你恳请他们唱首山歌,他们会停下脚步,清一清嗓子,一曲悠扬的山歌便会响彻山谷。 一阵笛声,从远方传来。我们的脚步也不由得轻快了许多,走过了“云门”,我们又开始向青柯坪攀登。 山路越来越陡峭,有些地方已开始借助铁锁链来攀爬了。 天色也渐渐地暗了下来,在晚上7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青柯坪。青柯坪距北峰还有1个多小时的路程,但此段路程坡陡路险,加上天色已晚。我们决定露宿青柯坪。 我们耗费了半个多小时,也没能找到一块平整的地方宿营,最后在天完全黑下来时,我们把露宿地点设在了一处公共厕所的前面。 (注:这张照片是第二天早上补拍的) 支起炉具,烧水煮面,饱餐之后我们露宿。山谷里并不冷,也没有山风,也可能是在山坳里的原故,四周静悄悄的。 不知什么时候,远处传来了人们的说话声,由远而近。先是三三两两,随后便逐渐多了起来,最后是嘈杂的人声此起彼伏。大约凌晨2点左右,嘈杂声才渐渐消静。这就是爬华山的传统:晚上10点爬山,上到东峰看日出。 清晨,阵阵鸟鸣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睁开惺忪的眼睛,看到西峰顶上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阳光。 起床后,我们分工合作。我负责收拾露营用具,其他人做早饭和收拾垃圾。7点半左右我们吃完早饭开始继续向北峰攀爬。 从青柯坪要走千尺幢、百尺峡和老君犁沟才能到达北峰。我们从青柯坪出发十几分钟就到达了千尺幢。 千尺幢是在山崖极陡处开出的一条小路,共370多磴石阶,石阶的宽度只能容纳一个人上下,两旁挂着铁索,人们手攀铁索,一步步向上登,往上看,只见一线天开;往下看,就像站在深井上。千尺幢的顶端,就像井口一样。这里的崖壁上刻有“太华咽喉”、“气吞东瀛”的字样。其形势真像咽喉一样的险要。 当游客看到我们所背的大包时,都纷纷发出嘘声,即惊叹又不解。而我们心中明白,我们的目标就在前面,到达北峰我们挑战自我的目的就将实现。 千尺幢眨眼之间就在我们的身后了,上了一个台阶就是百尺峡。 百尺峡虽没有千尺幢那么长,仅46米,石阶91级,但仍是华山天险之一。这里势危坡陡,石壁峭立,通道狭窄,且有悬石,摇摇欲坠。游人至此都心惊胆颤。 出百尺峡,过仙人桥,前面又是一段险路——老君犁沟。 传说是太上老君牵来自己的青牛,在这个陡壁处犁出的一条小路。在我看来,老君犁沟比千尺幢和百尺峡要险峻的多,这里是在一块高有几十米,坡度有40度左右,宽只有一米左右的巨石上开凿的石阶。当你爬到一半的时候,手抓铁索回头观看,就仿佛置身于半空中,如果有云浮动,你会觉得是在飞翔。 走完这段有500多个石级的“老君犁沟”,就登上了海拔1614米的北峰。这里四面悬崖绝壁,恰如一座平台,因而又叫云台峰。 至此我们已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达到了挑战自我的目的。当时的心情就是一个字——爽! 我们在北峰稍事休息之后,将背包存入一家小店。那位陕西籍的同事,为了证明自己的耐力与意志,坚决不肯将背包存入小店。在我们的一番劝说无果之后,也只好随他意了。 在北峰我们每人买了一把祝福家人平安的平安锁,刻上自己的名字,商量好要到南峰最高处将平安锁锁在那里,以祝福家人平安。 从北峰去其它峰,要经过擦耳崖、苍龙岭、韩愈投书、五云峰、金锁关。金锁关为去其它峰的分水岭。 擦耳崖,在网上有人说它如何如何险,在我们看来,如果和老君犁沟等处相比,简直就是公园里的林荫道。 苍龙岭,是一处在山脊上开凿的路。它莽莽苍苍,蜿蜒盘旋,好象苍龙腾空,所以被称为“苍龙岭”。全长约150米,开凿石阶246级,宽一米,岭脊坡度40°,行走其上,心惊目眩。此岭只有2米多宽,两旁万丈深壑,势陡如削。岭脊上下高差约500米,坡度在45°以上。在这里遥望青松白云,耳听风声大作,游人到此,莫不惊叹。相传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游华山,鼓足勇气爬上了“苍龙岭”,回头一望,见山路如此险绝,大惊失色,认为难以生还,于是写了遗书投下山涧,纵声痛哭。后人把这里的逸神岩命名为韩愈投书处。 过了苍龙岭,基本上都是石头台阶。我们在五云峰休息了十几分钟,补充了食物和水。而后我们拾阶而上一鼓作气过了金锁关。 从金锁关到西峰,途中会见到一棵松树——华山大将军。据说这是华山上最古老的一棵树,标牌上说有一千年了,虽然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此树仍然枝繁叶茂。 再前行几十米就到了镇岳宫,这是一座三峰环抱的庙宇,依岩而筑,松林笼罩,庙内有些房间已改为旅店,院内有一口井,叫玉井(就是“玉泉院传说“中提到的玉井)。出来继续前行,不远就是西峰了,到西峰要经过一条比较险的路,也是在光光的山脊上,两面悬崖。只是这道山脊比苍龙岭宽,所以通过苍龙岭后也就不觉得它怎么样了,这一段路在华山风光照片中出现最多。 西峰上有一巨石,上覆石叶,形如莲花,所以也叫莲花峰。峰顶还有一巨石,中间裂开,形似斧子劈开的,这就是传说中沉香救母所劈。 在我们进山的路上,看到的唯一山峰就是西峰。它矗立在群山之中,高不可攀的崖壁,让人看后生畏。现在我们已站在了西峰(海拔2086.6米)的脊背上。 离开西峰我们直奔南峰。南峰是华山五峰之首,海拔2154.90米,又称落雁峰,一路向上,途经炼丹炉,传说是太上老君修行炼丹的地方,建有一平房和长廊供游人歇脚。 从西峰到南峰只有二十几分钟的路,顷刻之间我们便把它踩在了脚下。 在南峰之巅,我们把平安锁锁在山顶的铁链上,并一起高喊“家-人-平-安——”将钥匙抛向山谷。这是我们对家人的深深祝福,我们用行动完成了一次有意义的,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次,以这种方式来祝福家人平安。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老天显然是被我们感动了,一阵云雾袭面而来,群山顿时消隐在云雾之中。高山与峡谷全没有了雄伟的气势,只是时隐时现给人一种神秘感,仿佛含羞的少女时而掀起面纱,露出桃花般面颊。 从南峰到东峰要穿越一条山谷,这段路也比较好走,东峰顶海拔2100米,顶上有朝阳台,是观日出的最好地方,故东峰又名朝阳峰。 在我们向东峰行进的途中,一位好心的游客告诉我们:上到东峰之后,不要按原路返回,这样会走冤枉路。上到东峰后,从前面的峭壁下去,虽然很陡,但省却了不少路程。之后证实,他说的非常对。在现实社会,还能有这样的热心人,着实让我们感动了一把。 其实,我们也是好人。我们自觉地将上山形成的垃圾背下山,我们对华山没有作出贡献,也不要作对不起华山的事,这是我们的原则。所以我们也算是好人吧,好人帮助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在东峰我们看完华山之险“鹞子翻身”之后,便顺着峭壁上的铁梯下来,一路顺利的到达了北峰。 取出背包,买好下山的缆车票,我们排队准备上缆车下山。这时,一位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让我们将垃圾放到垃圾箱旁,并说是第一次看到我们这样的游客,还能将自己的垃圾背下山。听到这里,我们一阵激动,但很快又平静了下来,这不是我们每个游客应该作的吗,只是作的人少了,才会有这样的感慨,想想又很不是滋味,好在轮到我们上缆车了。 我们三人提着背包迅速登上缆车,在缆车门关闭的同时,缆车也加速向山下冲去。在越过第一个铁塔之后,缆车如坠入深渊,我们每个人都捏着一把汗,幸好缆车很快就到达了山下。 我们上山用了几个小时,而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只用几分钟,就将我们平稳的送回地面。我们爬山消耗了大量的体能,得到的却是快乐;而这现代化的工具,使我们节省了大量的体能,却惊出了我们一身冷汗。 下山之后,我们又急匆匆地坐上中巴向华山入口处驶去。 这时已是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在华山山巅的峭壁上,一抹金黄使人浮想联翩。华山——我们敬畏你的险峻,但与你的亲密接触,却使我们完成了一次自我挑战,我们积蓄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2007年8月28日于北京
|
转自:http://gaoying75.spaces.live.com/Blog/cns!BB10B85F45B19B1E!185.entry3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