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少华山骑行之旅游记+经验+教训+PP(10月21日更新) 7:00,阴天,咸阳彩虹桥,我独自出发了!(法老由于天气原因,gogobob小冯由于单车问题不能与我同行,甚憾!) 咸阳-华县骑行里程125公里,耗时7小时30分 华县-咸阳骑行里程123公里,耗时8小时10分 华县境内北下渭河滩,南上少华山,骑行63公里 本次骑行里程310公里,我的单车骑行总里程突破了1000公里! 早晨的气温比较低,我全副武装,全长的抓绒腿套和抓绒臂套有效地保护着我的关节不受凉。连续几日的降水使空气变得很潮湿,有点江南的味道,但是感觉空气中弥漫着灰尘,远不如江南的烟雨蒙蒙。尽管天气阴霾,但是初次独自长途骑行的我却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我的心在音响腰包传出的歌曲声中快乐地飞翔着。经过2号桥时,俯瞰桥下风光,只见渭河与咸阳湖的水已经涨得接近警戒线了,此时的渭河显得浩浩荡荡。 按照法老的指点,我保持着每小时20公里的匀速骑行着,第一个小时到达玉祥门,途中遇见一个西安的车友搭讪,他骑山地车买早点,陪我骑行了1公里,他的车子也是在李军那里组装的,车前叉是在孙铭处买的。第二个小时我穿越了玉祥门到朝阳门的单线维修路段,经过半坡,到达了灞桥。灞桥垂柳是关中八景之一,不过沿途的柳树已经因为城市建设,已经变得很稀疏了,难现当年风光。灞桥东去临潼、南下蓝田的十字路口由于车流量大,路面坑坑洼洼的,使我的单车被溅了不少黑泥点。从灞桥往东的路我是第一次走,十分谨慎。我一边看着路标,一边看着指南针,还不时地问询路人,以确定方向。走着走着,路边逐渐出现了隐约可见的起伏的山峦和不断增多的石榴园,我知道快到临潼了,那些山峦估计属于骊山。 进入临潼的路也在进行拓宽改造,路很窄,而且坑坑洼洼,我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水坑和过往车辆溅起的黄泥点,但是再小心,走过这个路段后,我的单车尽管有挡泥板,也变得泥迹斑斑,令我心痛不已。进入临潼市区,路面宽敞平坦,路边是“长恨歌”七夕实景演出的一长串巨幅广告,西安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毗邻而立。临潼城区建设的不错,中西合璧的风格,我在城区入口处的牌坊和市中心的街心花园驻足拍照。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去已经阔别了22年的兵马俑博物馆和华清池,穿过临潼城区,我向着渭南方向继续骑行。由于城区内没有路标,我顺着大路却走错了路,白白往返上下了一个坡,往返越过了一片泥潭,令我的人和车狼狈不已。问清了路,我沿着正确的路线继续骑行。 过了临潼,直到渭南,路上人烟较为稀少,只有不时呼啸而过的机动车,基本上没有在遇见很难区分的岔路,路况也很好,只是路面的起伏逐渐加大,不时遇见较长较大的坡,上坡时我庆幸归途中可以下坡,下坡时却担心归途中又多了一个上坡。中午将近一点钟,我到达了渭南,在公路边的玉米地里休息、进食,一包巧克力夹心饼干,1.5升康师傅绿茶。三十分钟后,我开始了最后一段路程渭南市至华县的骑行。 本以为最后这段不太远的路程很快就过去了,但是由于体力下降,慢上坡增多,这段路却走得最艰难,双腿酸困,时速只有12公里左右,我咬牙坚持着,暗自鼓励自己,“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就快看到前方的曙光了”。14:30,在艰苦地上了一个10公里的慢坡后,终于看到了华县县城的路标和标志性建筑物――郭子仪牌坊。正所谓苦尽甘来,穿过郭子仪牌坊是一个5公里左右的大下坡,从坡上速降下来,时速达到45公里,爽呆了!正爽间,看到了在路边迎接我的老同学马剑,两人不禁拥抱在一起。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这一段路程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也曾经遇到过,在逆境中,只要努力坚持下去,总会改变境遇,迎来人生的又一缕曙光。 在同学家休息片刻,整理仪容后,随同学去昔日洪水肆虐的渭河大堤,此时天色渐晚,阴沉的天空、混浊的河水、无人的渡口,有一种莫名的凄凉。随后我们去大众浴池洗去了一路的风尘,同学一家人在百姓酒楼为我接风,手撕羊肉、五香蹄花、香辣牛肉、小葱豆腐、尖椒变蛋、香菜木耳,还有一大碗华县特色手撕面和咸阳自行车运动指定饮品--果啤,一天都没有吃上热饭的我大快朵颐,着实腐败了一把。晚上骑车游览了华县的夜景,乏善可陈,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华县宾馆酒店和小旅社相当多,五步一旅社,十步一酒店,达到了旅游热点城市的规模,旅社里不像通常的旅社灯火辉煌,而是闪烁着暧昧的红灯。 次日清晨,我与同学齐上少华山,我骑单车,同学骑老爷摩托。“渭水泱泱,少华苍苍,君子之风,与之久长”,这是清朝光绪年间一位无名君刻写在少华山的名句。寥寥数语,渭水之壮阔,少华之秀奇,文化之悠远,人民之豁达,此水此山此人,此景此情此风跃然。少华山距县城10公里左右,当我们到达山口时,门口售票处无人上班,径直骑了进去。站在少华山脚下,由于阴天多云,看不清少华山的真面目。进山的路不太好走,一方面是刚下过雨,部分路段很泥泞,另一方面少华山景区正在开发中,工程队正在修路。进山不多时,一座水库横贯在山间,碧绿的水,深不可测。沿小敷峪逆流而入,流域面积约56平方公里的一个湖泊静静地夹在翠峰之间。越过蓝蓝的湖泊,一条小河哗哗啦啦,随峪弯转,在奇峰脚下的磬石之上拍打着永不停歇的美音。逆流,再逆流,当你忘情于画中而又惊奇于大自然的瑰奇神工之时,你已深深沉醉于少华山温馨迷人的怀抱。少华山是一座石头山,附近的村民开着三轮农用车进山采石,弯弯山路被满载着石头的车压的车辙纵横。随着逐渐的深入,山势越来越陡峭,骑不动只好下车推,同学的老爷摩托挂在一档上,突突地缓慢移动着,不久发动机过热,他也步我的后尘――推着走。山路上除了不时往来的拉石车,几乎没有人烟,路的一边是怪石嶙峋的峭壁,一边是满是石头的沟壑。我的同学也没有进过少华山,我们没有目标地前进着,也不知道什么是尽头。在一段非常泥泞的路前,我的同学怕摩托过不去,在泥水中熄火,建议停止前进,返回。我有些意犹未尽,便扛着单车沿着路边的石台穿过泥路,到前方探路。我远远地看到前方的路况逐渐好转,恰巧从前方过来了一辆拉石车,司机告诉我只有这一段路比较泥泞,前方的路没有问题。于是我折回来,鼓励同学加大油门,冲过了这段泥路。果然峰回路转,前方的路十分平整,沿途的景致秀丽,天空逐渐放晴,路边的沟壑被溪水、吊桥、草地和蜂巢、蜂农的窝棚所取代,山色也变得青翠欲滴,不时地有黑色和彩色的蝴蝶在我们身边飞过。此时不由得令人颇有感悟,人生的道路上也会遇到象泥泞小路般的困难和挫折,如果裹足不前,甚至打退堂鼓,就会错过人生路上的美景,实践证明,只有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才能迎来柳暗花明那一村,才能迎来风雨后的彩虹。 沿着小敷峪向前再向前,但见绝壁高耸,一立万仞,一崖从底部至绝顶,色由淡红至深红逐渐加深,阳光从河中反射辉映,绿肥红瘦,壮观伟岸,一时竟使人惊叫奇绝,慨然于造化的魔力。少华山以秀、奇、幽、古为特点,主峰海拔1664米。说秀,是因为它山似峨嵋,水比九寨沟;说奇,是因为它形若太华,势雷黄山;说幽,是因为它林密石异,峪徊溪绕;说古,是因为它开于汉,盛极唐宋,名刹多,遗迹众。少华山也以其险绝高峻,为古代众多文人所为之赞叹不己。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在《西京赋》中有“缀以二华”之名,将少华山与太华山并提,唐代诗人杜牧、张乔、郑谷等,都咏哦过少华山,张乔吟道:“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此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晚景蝉相应,凉天雁并行,殴殷勤记岩石,抵恐再来稀。”杜牧有《望少华》诗三首,郑谷有《少华甘露寺》。在明代“少华晴岚”被认为是华州八景之一,一道描绘此景的诗为“日色才临太华东,岗光如画露溶溶,轻凝远障浓还淡,优凌崖翠且重”。我们一路欣赏沿途的山间秀色,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时分,询问采石人得知,山路的尽头还有25公里左右,而因为计划14:00左右返回咸阳,所以不得不立即下山。上山有多慢,下山就有多快,我一下不蹬,单车从静止到时速45公里只需要12秒,我尽情享受着速降的刺激和乐趣,可是乐极生悲,尽管我小心翼翼地在每个转弯时都降低速度,但是在最陡的一段直路上,车头因颠簸产生剧烈震荡,车轮被土路中隐藏的一块尖石垫了一下,被震得发麻的手没有握紧车把,于是乎,人车分离,车子打横撂倒,人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以一招笑傲江湖中经典的“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摔落于万丈屏蔽词语中,并滑行了两尺,土路中的石子在划伤我皮肤的同时,也减缓了我的滑行。我爬起来先检查衣服是否破损,看到骑行服完好,我不禁松了口气,因为衣服没有破,就表示伤不会太严重,解开衣服检查,果然只是胳膊、臀部的皮外伤和肩背部的软组织挫伤。遭此一劫后,下山的速度减缓了许多,一路顺利返回同学家。同学的妻子已经做好了可口的饭菜等我们归来,干煸豆角、烧茄子、凉拌黄瓜、稀饭和馒头,饱餐一顿。 14:20,我与同学依依惜别,踏上了归途。回去的路上,明显感觉到体力下降,我采取每25公里休息十分钟的方法,速度保持在每小时20公里左右。第一个25公里到渭南后,我就感觉到有些困乏,第二个25公里到新丰镇,就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临潼的天空阴云密布,山雨欲来风满楼,很快,豆大的雨滴已经开始下了,我加速离开了临潼,将雨云甩在了身后。第三个25公里到灞桥,天色渐黑,我坐在灞桥地税局门口的台阶上进晚餐,一包苏打饼干、一瓶“尖叫”。给车子安装了车首灯、头盔上安装了头灯、点亮了车前灯、尾灯和风火轮,自己也换上了全长抓绒腿套。灞桥的国道上没有路灯,漆黑一片,只有车灯可供照明。在一个岔路口,虽然来时走过,但是我被错误的路标误导,走错了路,幸亏及时发现,没有走太远(岔路口的路标显示一条路到唐都医院,另一条路到西安,其实正确的路是相反的)。第四个25公里到西安劳动路,在西安仪表厂门口休息了10分钟,看到法老的一个未接电话,感受到了朋友的关心,心里暖洋洋的。虽然距离咸阳很近了,但我的体力已经接近极限,两腿关节和PP很疼,城市平路的速度才13公里/小时,就这么咬牙坚持着,咸阳的万家灯火就在我的眼前了。22:20,终于到家了,草草洗漱,倒头就睡。 本次长途骑行的经验谈: 1、一定要准备专业的骑行服装和装备。 COOLMAX面料的骑行服装快干、排汗、透气,不论是挥汗如雨还是天降小到中雨,都能使衣服保持半干的状态,不会像普通面料的衣服湿湿地贴在身上,令人受寒。 专业骑行眼镜(有3-5套不同颜色的可更换镜片)可以使车友在任何天气状况下,不惧紫外线、飞砂和小虫。 全厂、半长的抓绒腿套、臂套可搭配骑行短裤和短袖,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有效保护四肢关节不被寒气侵袭。 夜间骑行,特别是在不熟悉的路段骑行,一定要有车头灯、尾灯,以使别的车辆能够及时发现车手和单车。我在归途中有3个小时左右的夜骑,我的单车上闪烁的车前灯、尾灯和车轮上的风火轮提醒前、后和两侧的车辆,车首灯照亮前方8米以内的路面,头盔上安装的头灯照亮前方3米以内的路面,保证了安全骑行和快速反应。 2、问路技巧。 白天骑行,最佳问路对象是道路上的环卫工人和养路工人,他们大多朴实、热情,对道路情况比较熟悉,身着橙色工作服,较为醒目。 3、骑行技巧。 长途骑行,合理地分配体力很重要,个人因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路程远近,合理分配。最好根据路程定时休息,比如我回来的路上,每25公里休息十分钟,不论累不累,里程一到就休息;就象不要等渴了再喝水一样,不要等感觉累了再停车休息。另外,不要在体力好的时候快速骑行,而是要保持一个适合的速度,匀速骑行,这样就可以比较均匀的分配和恢复体力。 4、长途骑行尽量不要背包。背包的档次再高,装满东西都会很沉,长时间背包对会使肩部、背部和腰部负重过大,影响骑行。在尽量减少携带物品的同时,尽量在长途骑行中给车子安装货架,使用驮包。 5、骑行时不要戴耳机听音乐。公路上情况复杂,戴耳机听音乐会严重影响听觉和判断,容易造成车祸。听音乐可以使用音响腰包,在淘宝网可以买到。 教训: 1、市区里走错路。 公路路段基本上都有路标,进入市区后岔路增多,路标很少,这就需要勤问路。我在临潼市区的走错路就是因为这一点没有做好,以为正确的方向就会有正确的路,其实不然,方向正确,并不代表道路正确。 2、速降速度过快。 不论是山路速降还是公路速降,图一时之爽快,速度过快,很容易造成事故,路上的石子、突然出现的车辆行人都会成为事故杀手,所以下坡的速度要控制住,车头要用力地控制住。 PP: 临潼入口的牌坊  临潼街心花园一角  临潼街景  长路漫漫  华县“零”公里  华县郭子仪牌坊  渭河渡口  渭河怀古  高处不胜寒  山中吊桥  行路难  车骑人  山路速降  恶狗挡道  摩托速降  山间秀色  事故现场  落龙坡:  山路十八弯  少华磅礴走泥丸  梁山好汉九纹龙史进发祥之地  涓涓溪水  山势险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