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仙游寺

[游记]游记仙游寺

2008-07-22    you333.com

长恨当歌---仙游寺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成百二十句之《长恨歌》,当吟起这千古绝唱时。 感怀于千年前那段动人的爱情,在渭水之滨的凄凉地马嵬坡下,望不断的远古情缘,唐明皇与杨贵妃悲欢离合就发生在这里上演着,而这片长诗的诞生地仙游寺,却不为人所知。埋没于历史沉烟中的千年古寺,曾为诗人提供了一切创作的温床,当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在这里写下了情文并茂的《长恨歌》,成为文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千古绝唱。而这座古寺历经千年的磨难,早已经人是非昨,连最后的一片痕迹都被水库淹没了,变为一片汪洋。为了要解决西安数百万人口的饮水问题,经专家考察了水质、流量和地理位置与地质结构,在终南山寻寻觅觅,发现只有仙游寺这块地方最合适修建成为供水枢纽工程!政府在数公里以外的山地另寻佳地重建仙游寺、再造法王塔。
重建后的仙游寺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脑海里一片空白。随着水库的修建,印象里的仙游寺却好象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马融石室、玉女洞、仙桥古浪、龙潭虎穴、九岭叠翠、狮山象岭、日落晚照……都将不复存在。还有那许多佳话和传奇故事,一并沉入水底,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仅一首《长恨歌》便会使许多人不能释怀。

一直在记挂着他,趁着五一假期,驱车来缅怀过往的风流。

出了周至县城,很快便到达现在的新址,法王塔建在高高的山坡上。岿然屹立着。远远的便能看到。塔还没有修好,禁止游人进入,只能远观。塔前建立一所博物馆,收藏着出土的舍利。“上方下方雪中路,白云流水如闲步。数峰行尽犹未归,寂寞经声竹荫暮。”唐代诗人卢纶的《过仙游寺》,描绘着这一处“净土世界”,旅尘尽浣的洒脱。只是,此景非彼景,早已没了当年卢纶的心境。
时间在正午,艳阳高照,南面列岫崔嵬,森壁争霞,东面麦苗青青,深谷蓄翠,西面在阳光的逼射下,黑河水清光潋滟,闪烁不定。法王塔出檐挑角,孓然矗立,静谧,庄严,与城市的喧嚣不同,不由得产生一种神圣的温暖的感觉。 

早先的仙游寺处于一个东西稍长、南北较短的谷地中,黑河水出终南山时冲出的一道湾。是颇为神奇的一处风水宝地,很多人对水淹仙游颇有微词,对了解佛教和理解佛教的人来说,这也没有什么。佛陀不也曾舍身饲虎么!让出这块风水宝地以造福于百姓,这不正是对大乘佛教菩萨精神最实际的诠释么?

历史风烟

有关仙游寺的记忆,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在此飞升。隋开皇十八年立为行宫仙游宫。后变为寺,仍因其名。白居易在《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曾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惆怅旧游那复到,菊花时节羡君回。”在岑参的《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中,仙游寺的山光水色如在眼前:“太乙连太白,两山知几重。路盘石门窄,匹马行才通。”“昨夜山北时,星星闻此钟。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箫声不可闻,此地留遗踪。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声。”“夜来闻清磬,月出苍山空。空山满清光,水树相玲珑。回廊映密竹,秋殿隐深松。灯影落前溪,夜宿水声中。”文人士子和骚人墨客多喜这里清幽脱俗,常来仙游寺游览休息,相与酬唱,递作笙簧。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在这里读书。原来在南寺与北寺之间有潭,名“黑水潭”,也称“仙游潭”、“五龙潭”,水色黝黑,深不可测,苏东坡等人常游之处,曾有“苏章石壁”等遗迹。仙游寺周围清溪似带,群峰列障,风景秀丽宜人,自古以来即为人们常来游览的胜地,原来建有毛泽东手书《长恨歌》碑廊。可是,这曾经的辉煌,风流都随着历史的风烟淹没了,变为一片汪洋。

法王塔 

来到法王塔下,仰望着塔身,透过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雪浸蚀而斑斑驳驳的砖缝,仿佛看见了当年那幢幡缤纷眩目浮空的场面,听到了那梵呗赞响钟鼓訇然的声音。当年隋文帝大兴佛教中,在仁寿年间分三次在全国一百一十余州普建舍利塔。仙游寺的这座塔即其中之一。而且,据《广弘明集》所载,是第一批30座塔中的第一座。有考古界的专家认为这是一座唐塔,并以“手印砖”为证!实际上,这座塔是隋文帝诏令建造而又经过唐代重修的。关于隋文帝杨坚,由于他代周自立是“以下犯上”,而且不悦诗书,所以传统的史家对他有一种文化心理上的抵触情绪。他的江山也不是打来的,后代喜欢英雄的老百姓对他也所知不多,甚至他的儿子杨广的知名度也要远远超过他。原因是杨坚针对北周末年“刑政苛酷,群心崩骇”的局面,大崇惠政,躬履节俭。与以前的多数帝王都不一样,他是以佛法的宽容精神为旗帜而收揽天下人心的。杨坚一反北周灭佛的政策,大兴佛教。结果不足十年,民众归心,天下大治,户口滋盛,仓库盈积,结束了三百年来的割据战乱,全国复归一统,为盛唐的出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隋文帝如何以佛法的精神治理国家?这座法王塔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据。
1998年为了配合西安市黑河引水枢纽工程建设,国务院批准对仙游寺和法王塔进行异地搬迁保护。仙游寺和法王塔的新址选定在距原址约2公里的金盆村北山梁上,位于108国道东侧,海拔高620余米。2001年8月,法王塔整体搬迁工程破土动工,塔身的50多万块古砖被逐一编号装箱,复建时按原位置一一对应,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古塔的原貌。如今,50万块古砖已经复位,施工单位对影响整体结构的残砖也进行了修补复原,并对古塔内残损的楼梯予以恢复。30米高的法王塔也重新矗立在这片土地上。这也是目前国内惟一现存的隋代砖塔。

转自:http://bbs.you333.com/viewthread.php?tid=932168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