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西安华清池 2007-05-27 16:38:04 大中小 标签:旅游西安华清池杨贵妃唐明皇 华清池是此行的第一站。它位于骊山脚下,因为丰富的温泉资源,很古老的时候就被人类所利用。在唐朝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里听到最多的就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当下,电视里热播的剧集大多以清朝为背景,虽然也有不少讲述唐朝历史,可惜演绎的都是李世民或者武则天。杨玉环几乎完全退出了我的记忆舞台。直到今天,仿佛和贵妃撞了个满怀。才猛然发现,原来伊人犹在。 中国人偏爱5000年历史中的两个朝代——唐、清。在这两个朝代中又偏爱开国前后的几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至于理由,还用说吗?!他们都是名君或美人,开创了百年基业,演绎了传世情缘。更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鼎盛时期——大唐盛世、康乾盛世! 所以后人有足够的理由反复研究他们、 戏说他们。就拿眼下的电视剧来说吧,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所以,暂时被人们淡忘的贵妃,说不定哪天又成了影视公司的宠儿。在你快忘了她的时候,告诉你她耀眼的魅力和妖娆。 五一的华清池如同国内的其他景点一样,人山人海。拍的照片都是“合影”。于是我幻想,如果这里只有我,她会不会飘然而至。对着痴痴的我,嫣然一笑?? 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充斥着古装拍照和真人秀。我倒不是反对这些东西,它们有助于我们了解那段历史。但是脏兮兮的服装,破破烂烂的廉价头饰以及搔首弄姿的演员和不知道如何摆姿势的游客,有着彻底打碎一切美好幻想的实力。连贵妃典雅、宛若神女的美丽都显得破落起来。我想如果她真的看到这一切也会哭泣的! 华清池介绍: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城东约30公里,南临骊山、北临渭水,以其紧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骊山风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历代天子。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这块风水宝地作为他们的行宫别苑。围绕朝代的兴亡更替,华清池的盛衰变迁,文人墨客寻古觅幽,感叹咏怀,创作了<<长恨歌>>等无数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成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在唐华清宫保护范围内发现梨园遗址,清理出“莲花汤”(御汤)、“海棠汤”(贵妃池)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及大量建筑材料。同时在唐、汉文化层下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夹砂泥质陶片,为研究华清池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华清池东区悬挂有郭沫若题写的“华清池”金字匾额,区内有荷花阁、飞霞阁、五间厅(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曾在此居住)等建筑,其中温泉石壁上的《温泉颂碑》是我国碑石艺术宝库中的精品。中区是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区内有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星辰汤及文物陈列室。西区内有九龙湖、飞霞殿,还有《杨玉环奉诏温泉宫》大型壁画,该画由90块汉白玉组成,长9.15米,高3.6米,描述了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在骊山温泉宫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情景。 华清池现存建筑多系清代和解放后所建。1958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茸和扩建,此后又新添了中外友好书法碑林、唐诗三百首陶瓷艺术馆、梨园宫等景点。增建了新浴池、华清池宾馆、骊山索道等旅游服务设施。1982年发掘出唐华清池御汤遗址并建博物馆,由御汤、贵妃汤、星辰汤、尚食汤和太子汤组成。贵妃池遗址上的保护建筑为四方形拱顶,其他几座为长方形宫殿建筑。 华清池现在四个泉眼,每小时总流量110多吨,水温常年43度。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有机物质适宜沐浴疗养,并能治风湿症、关节痛、皮肤病和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现在两座宫殿式的浴室,设有男女浴池20多处,有单人池、双人池、家庭池,可同时供100多人洗浴。 华清池于1999年4月起正式推出“贵妃伴驾游”活动。它再现了唐玄宗与爱妃杨玉环在华清宫内游园赏景歌舞升平的生活场景。此项活动也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参与。将盛唐时期的皇家活动融入园林游赏当中,满足游客好奇心和参与意识。 整个出游分为五个环节: 游湖赏景——展现了骊山脚下、华清池畔,亭台楼阁相望,岸边花红柳绿茶,九龙湖中鱼戏芙蓉的优美景色。 演奏琵琶(玉笛)——唐代的开元盛世为我国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唐玄宗不仅善击羯鼓,玉笛也吹得悠扬悦耳。华清宫的按歌台,便是当年梨园弟子表演歌舞的场所。 御汤遗址——“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唐明皇在位四十四年,幸游华清宫多达四十三次,如今的华清池御汤遗址博物馆所保存的一组汤池就是明皇贵妃当年洗浴温泉的遗迹。 进献荔枝(春瓜)——杨贵妃长在四川,吃四川涪州的新鲜荔枝成为她一生最大的嗜好。华清池内温泉水常年保持43°c,春瓜就是阳春季节利用温泉培育成熟的西瓜。“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宫女在阳春季节便可将新鲜西瓜进献明皇、贵妃品尝。 观赏霓裳羽衣舞——传说“霓裳羽衣舞”是由明皇、贵妃两人谱曲、编舞,最终成为唐代最著名的乐舞。今天,华清池梨园仿唐歌舞演出队根据古曲整理、编排的霓裳羽衣舞更是匠心独运、美仑美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