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雾中华清池游记游记 |
[游记]雾中华清池游记游记 |
2007-07-16 bokee.com |
每到冬季,晋陕一带就会起大雾,能见度也很低。说是雾我看更象是霾,因为空气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清爽的。 我们是先上骊山,再从骊山下的华清池的后门。所以刚进入华清池的时候,并没有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所有建筑都是灰蒙蒙的被雾笼罩着。可是进入九龙湖景区,看见龙桥卧波、柳石匝岸、龙吐清泉、湖光粼粼,才有一种心旷神怡、人间天上的感觉。这也是我此行见到的最富有色彩的景点了。 华清池,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迤逦的山水风光使其倍受历代帝王的垂青。“不尽温柔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这里自周幽王修建骊宫至唐代几经营建,先后有:“骊山汤”、“离宫”、“温泉宫”之称。唐天宝六载(公元747年)唐玄宗李隆基诏令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赐名“华清宫”,亦名“华清池”。后安史之乱,建筑残存无几。宋、元、明、清至民国逐渐衰败。解放后依照唐代形制几经扩建,始具现在规模。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下“华清池水色青苍,此日规模越盛唐”的诗句。恰如其分的概括了华清池的风貌和发展。 游览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徜徉“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尚食汤”等遗址之间,不禁使人遥想当年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娇媚。记得上学时考古代文学的时候,有一个问答题,评述白居易的《长恨歌》。我当时觉得白居易在诗里表现了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批判唐明皇的奢华无度,对他那种只要女人不要江山的为政态度深表痛惜。另一方面,他又赞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浪漫爱情,以至于他对当初写诗的本意都忘记了,而在诗中对唐、杨的爱情大加歌颂,使得全诗充满了浪漫色彩。现如今看到这屡修屡建的华清池,很难再觅到当年的情景了。岁月,已经把所有的痕迹都荡涤一空,只留下那些文人写下的浪漫诗作。 |
转自:http://yubing5759.bokee.com/viewdiary.12035655.html3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