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荐福寺游记(小雁塔游记) |
[游记]荐福寺游记(小雁塔游记) |
2008-06-10 live.com |
7月5日 荐福寺游记七月五日晨无雨,闲无忙事隧闲游荐福寺; 荐福寺在记忆里仿佛是去过一次的,几十年了却不曾留得一丝回忆,倒是方形砖筑密檐式十五层的荐福塔每日必见,夕阳斜下,立于办公窗前目极万道佛光西映残塔何等的绚丽;荐福寺原名献福寺,乃唐高宗仙逝后百日宗族为其献福所建寺院,景龙年间,寺内后修起玲珑秀丽的荐福寺塔(此塔历经七十余次地震和雷劈,塔尖有些损毁),此塔比大雁塔规模小,与大慈恩寺的大雁塔遥相辉映,亦被人称为大、小雁塔,反倒是寺院的名称很少有人知道了;景点年通票办好已有些时日而尚未用过,而荐福寺又是吾上班每每必经之路,离办公之处仅三四百米之距,信步而来难得的悠闲;寺院南北走向,原先的正门从那里进就不得而知了,也懒得去寻,现在进出的是寺院的北门,小青砖横立剪型而铺直至后院,道也显得雅淸,左右对称的后碑楼内的石碑以难以观淸字迹,清亮黝黑的四方青砖指引迭进,拱门神楼依中轴依布局前后而建,穿过拱门拾阶上得台来,举目退望十五级浮屠,叹曰: 浮世凡人匠如神, 神手浮屠度几生?转至塔门,本想等塔瞭望,观其木质楼梯久有年代,怎奈吾亦绝世胖人又怎忍痛下吾脚,唉…………,叹而退之;正前方一院落:两殿、两厢、一庭、两院,翠竹掩偏门,龙抓伴古槐,丝竹之声隔竹悠幽,只可叹庙堂之上的菩萨不见了踪影,难享这太平盛世的礼乐,正殿外两厢开阔,碑楼双立,钟鼓楼相互对应在参天古木之下,钟楼之内悬挂着高十尺五、直径七尺五铸于金代明昌年间的大钟,重约两万多斤,古时清晨,晨风吹拂静庭扫净尘埃,清脆悠扬钟声回响在长安城内,万物皆醒,长安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便指的是此,隧随笔以念:晨风依就扫荐福,荐福寺内塔映辉,晨钟塔燕震欲飞,暮鼓残阳伴竹笙。如今的荐福寺内正在多处修缮,另有博物馆正在建设之中,新旧建筑相得益彰,只可惜吾行事懒散未曾带的相机亲照几张照片,待下回补遗。
|
转自:http://wkook01.spaces.live.com/Blog/cns!1pPUyv3rgn2cP2F06aggQbWw!427.entry2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