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小南京:古镇蓝田惠雅的日记本

[游记]小南京:古镇蓝田惠雅的日记本

2008-01-15    baidu.com

蓝田是涟源市的城关镇,四周环水,不到近处不见城。因山林郁蔽,土壤深厚肥沃,宋代土壤学家张南轩考察至此,谓“地宜蓝”,后艺蓝弥野,故名蓝田。
该镇地居邵阳、湘乡、安化、新化四县交界处,位于涟水上游,涟水支流蓝田河、升平河从镇内流过,有舟辑之利,自古就是湘中南部山区物资集散地。早在明代已形成商业小镇,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安化知县来这里,曾题有“采蓝欣得地,种玉在蓝田”的佳句。到清代中叶,随着山区经济开发,大量木材、楠竹、土纸、茶叶、松脂、棕片、毛皮等山货在这里集中采运,客商云集,每月有上千艘木帆船出进镇内。蓝田河、升平河两岸,楼阁拔地而起,两岸兴建码头十多个,河上修建了十数座桥梁,来往行人车水马龙,小桥流水,热闹非常。据清嘉庆《安化县志》记载:当时,就有“小南京”之称。
光绪年间,新化锡矿山锑矿大量采掘,产品多经蓝田水运出境,矿山所需生产、生活物资,大都由蓝田中转,往返蓝田至锡矿山的脚夫、商客每日不下于千人。使这个山区集镇更加繁荣。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蓝田有利驻守的地形,加之物资资源较为丰富。汉口、长沙等地的一些工商户陆续迁来蓝田经营,长沙等地迁入的中学即达17家之多,还新办了国立师范学院。镇内人口陡增至5万多人,工商户达1600多家。纺织、面粉加工、发电、印刷、皮革等工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抗日前线急需的棉布、棉纱、棉花加工业尤为兴盛,整个蓝田,“机抒之声终日不绝于耳”。蓝田一时成为人民关注的湖南抗日后方名镇,“小南京”的美名不胫而走,传遍国内。
昔日历史文化名镇,如今已发展为现代工业、商业、旅游综合城市,其独特的山城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景观,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揽胜、忆往。

转自:http://hi.baidu.com/cherrie670326/blog/item/180932d351e5f837960a1672.html41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