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阿房宫田野考古否认项羽火烧阿房宫 |
[游记]阿房宫田野考古否认项羽火烧阿房宫 |
2008-05-22 sina.com.cn |
朝宫一旦建成,届时连天三百里,沿途宫殿林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华丽富瞻,洋洋兮,放眼皆是宫殿之海洋!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巨殿晚照,钟鼓交鸣,朝歌暮舞,肴馔飘香。“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滔滔渭水,几乎变成宫殿群的内河,宫人的脂粉溢满水面,这不是世上最香艳的河流吗?数十万兵士执戈披甲,阳光之下,华彩夺目;咸阳都城直到骊山之下,南山之巅,车马辚辚,来往奔驰。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公子王孙,衣香鬓影,嫔妃宫女,星光熠熠。巨商富贾,络绎于途。冠盖冕旒,万国来朝。 何其盛朝气象乃尔!秦风秦韵,直教人顿生敬畏之心。 壮丽阿房千载传奇 朝宫的壮丽没有数据记载,只有关于前期工程阿房宫的寥寥数语。而阿房宫仅是朝宫前殿而已,即俨然已是领袖群伦的史上最大宫殿。 阿房宫原该是大秦帝国的政令中心,宫殿建筑群规模宏大,与咸阳隔渭水相望。阿房宫包含两大建筑群,一是前殿建筑群,另一是“上天台”建筑群。《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汉书贾山传》载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 而在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保存的阿房宫遗址,殿基夯土台址东西长两公里半,南北长一公里。这组雄浑的建筑群,仅前殿遗址,即东西宽1300多米,南北长500米,面积约54万平方米,是迄今所知世界最大的夯土基址。而“上天台”遗址夯土层最高处更达二十米。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直是如梦如幻,非人间所有。想象昔日之规模,实在震古烁今! 《三辅旧事》则云:“又铸铜人十二于宫前。阿房宫以慈石为门,阿房宫之北阙门也。”魏晋时期成书的长安古迹专著《三辅黄图》记载道: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止”。《元和郡县志》也说:“秦磁石门,在咸阳东南十五里。东南有阁道,即阿房宫之北门也,累磁石为之。着铁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过。羌胡以为神。” 可见,始皇搜缴天下兵戈熔铸的十二个巨大铜人就立在阿房宫前以为殿饰,各重24万斤。而更奇迹的是,用磁铁石造门,穿铁甲携武器者一律不得过其门,这种叹为观止的科技,足令胡人奉若神明。 威武雄壮的阿房宫是为大秦帝国诸宫殿中,最辉煌璀璨者。而其却仅是始皇帝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仅仅是一个世界奇迹“朝宫”的前殿而已。始皇帝之为始皇帝,其胸襟气魄,果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呜呼!可惜时不我予,一个恢宏的世界奇观夭折在始皇帝的心中。始皇帝生年仅五十岁,十三岁称王,三十九岁称帝。从他起意修建朝宫到驾崩,仅有三年光阴。人生苦短,雄心苦长,万世一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cba0501000cnf.html2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