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陕西西安游记—西北行(1)陕西历史博物馆(一)—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陕西西安游记—西北行(1)陕西历史博物馆(一)—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26 17u.com |
西北行(1) 2006年7月12日(一) 41P 6月30日小鱼姐姐帮忙从美国带回了托Tom买的背包; 7月5日买了一双登山凉鞋和一个1升水杯; 7月7日买了睡袋(根本没用上)和防晒霜; 7月8日在家乐福看到中国旅游出版社的《西北自助游》,随手买了一本(后来竟然靠着这本书游走了两个多月,尽管发现其中很多内容有误,特别是饮食推荐); 7月9日刮了个光头; 7月10日和公司同事吃了顿丰盛告别晚餐,讲月底月初回来; 7月11日下午4:25的火车去西安。 本来这次只打算先陪老妈去陕西走走,因为她一直向往兵马俑和延安宝塔山,另外一个原因是本来打算上半年陪她去瑞士,但当时她腿脚不舒服,恐怕走不动;计划在西安送走老妈后和公司原来的一个同事老姜去走一次唐藩古道。但在这一切结束从西宁送走老姜后,突然觉得玩得不尽兴,打算再多玩几天,没成想一发而不可收! 火车上遇到了此行中的第一个神人,即心在飞翔--西北行开篇中提到的那个三十多岁的西安小伙子,特别能侃,几乎跑遍了中国,随身携带的小包中装着佛像、念珠等佛教用品,称只等给父母养老送终后就出家为僧。他还挑出了很多《西北自助游》中的谬误之处,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游程建议。可惜老妈身体欠佳、时间有限,没能去他介绍的一些地方。 火车上的光头佬 7月12日上午到西安,朋友来接。天那叫一个热啊! 安排好住宿,就和老妈去逛钟鼓楼。唉!离开上海时老妈就牙痛,只能不停含药。 晨钟暮鼓--站在钟楼上望鼓楼 汗一把一把的!人简直在走油!老妈先回酒店了,我打车赶往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家博物馆不愧是我国最大型、最现代化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藏品大多为稀世珍品,艺术价值极高。徜徉其中,颇有参观卢浮宫的感觉。 美中不足的是馆里的空调冷气不够,但比馆外的酷热好多了,另外有几个临时馆的布置和保管比较差。 一些闻名遐尔的珍品没有展出,只有说明牌。这也是国内博物馆的通病,好东西一般都要藏起来,不肯轻易示众,只有一定级别的人才能一睹庐山真面目。是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吗?国外的博物馆巴不得把家底给你看呢。迷惑中...... 鸟盖瓠壶(战国) 建筑用铜构件(春秋) 金釭安装位置示意图 铜剑(秦代) “杜”虎符(战国)--是不是很眼熟? 虎钮錞于(战国) 饮酒用祖辛爵(西周早期) 盛酒用凤柱斝(商代) 盛酒用鈇卣(先周) 酒器日己觥(西周) 酒器牛尊(西周)--上面是一只虎,如此比例令人赞叹。 柞钟(西周) 钟,青铜打击乐器。单独悬挂为“特钟”,大小相次排列为“编钟”。柞钟一编八枚。 烹饪用弦纹甗(商代) 石雕骷髅像(商代) 盛酒用饕餮垂叶纹壶(商代) 烹饪用饕餮纹四足鬲(商代) 装饰品玉人头(新石器时代) 酒器陶鬶(新石器时代) 盛水用人面鱼纹盆(新石器时代)--激动啊!想起了读书时的美术课本。 水器人面纹瓶(新石器时代) 水器兽面纹瓶(新石器时代) 大荔人头骨化石(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0万年 蓝田猿人头骨化石(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15万年 蓝田猿人下颌骨化石(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15万年 建筑材料脊瓦“延年益寿与天相侍日月同光”(西汉) 随葬品抱盾男俑(西汉) 女立俑(西汉) 彩绘跽坐女俑(西汉) 彩绘跽坐女俑(西汉) 随葬品釉陶鸡(西汉)、绿釉陶鸭(东汉)、陶鸡(西汉)、绿釉陶猪(东汉) 随葬品绿釉陶狗(东汉) 随葬品绿釉陶囷(东汉) 容器彩绘陶锺(西汉) 容器彩绘陶钫(西汉) 梳妆用具酱黄釉奁(西汉) 随葬品彩绘陶兵马俑(西汉) 礼器“平都”鼎(西汉) 四乳草叶纹镜(西汉) 货币金五铢(西汉) (本篇结束) |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78630.html13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