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骊山旅游骊山游记骊山评论骊山周边酒店骊山图片 西安自助游. |
[游记]骊山旅游骊山游记骊山评论骊山周边酒店骊山图片 西安自助游. |
2008-07-22 luopan.com |
西安骊山气度从容 (匿名) 一、女人与男人 陕西临潼境内有一座小山,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红色的晚霞弥漫在山顶,远远望去,整座小山便如一匹奔腾的骏马。这座山就是著名的骊山。 骊山的海拔只有800米。作为秦岭山脉的一支,骊山的兄弟中不乏高耸入云的险峰,比如就在几十公里之外的西岳华山,主峰回雁峰海拔2160米。与这么一位冷峻的高个儿为邻,身为一座山,诚可谓是一大不幸。因为一说到山,大家通常想到的便是高,便是险,便是奇绝,没有了这些条件,山就失去了吸引目光的本钱。何况又有这么一位出类拔萃的家伙守在身边,就更显得自己的纤小与柔弱。 好在骊山不怕,它有它自己的办法。 当远古的人类尚无力满足自己征服自然的欲望时,骊山便成了他们最早亲近的一座山峰。之后,逐渐的,亲近变成了依赖,依赖变成了爱恋,爱恋变成了景仰,景仰变成了崇拜。于是人类把骊山化身为了一位女性。她纤小,却不乏厚重,她柔弱,却不乏刚毅。传说中,这位女神居然敢将口水唾到了出言不逊的秦始皇的脸上。人类把自己对女性最美好的祝愿与期望寄托给了骊山,然后恭恭敬敬的把她供奉进了庙宇。人们尊称她为骊山老母。 骊山静静的的听着,静静的看着,静静的陪着人类前进。她记的,很久以前,有一群人来过,在山上修了一座烽火台,说是为了抵御犬戎的入侵。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年,烽火台上狼烟四起,山下旌旗飞舞,一个女人在纵声大笑。后来,笑声没了,来了一群文人,写下了几首吊古诗。过了一千年,又来了一群人,在山下修起了一座宫殿,说是皇帝要来洗澡。一天又一天过去了,终于又有一天,宫殿重门尽开,远处一骑快马,踏起一路黄尘,一个女人在吃吃娇笑。后来笑声也没了。又来了一群文人,写下了更多的诗句。 骊山有些倦了,她希望在这里能发生一个关于男人的故事,就像一位年迈的祖母,在纵容了身边太多的娇生惯养之后,仍念念于膝下何时能出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儿。 又过了一千多年,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清脆的枪声响彻骊山上下。这一次的主角名单里没有了女人,只有一个仓皇出逃的老头和两个穷追不舍的后生。第二天,全国都知道,昨天晚上,一个东北的二愣子和一个陕西的冷娃把天给戳了个窟窿。 骊山笑了,她终于看到,这个民族在儿女情长之外,还有一种血性与责任。 二、罪臣与功臣 站在骊山脚下向上望,一座石亭醒目的矗立在半山腰。它就是当年西安事变的见证——骊山兵谏亭。 公元1936年12月12日深夜,不愿看到“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兵围骊山脚下的蒋介石行宫“五间厅”。50多岁的蒋介石身着睡衣,赤着双脚,由两名侍从护卫着,在寒风刺骨的冬夜里仓皇出逃。第二天天明时分,惊魂未定的蒋介石在山腰的一块巨石下被搜山的士兵抓获。 经过国内各方的共同努力,蒋介石终于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同意“联共抗日”,西安事变遂告和平解决。半年后,卢沟桥事件爆发,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 后人为了纪念这个曾改变了中国历史,乃至于世界历史走向的夜晚,在当年抓获蒋介石的地方修建起了一座石亭,初名“捉蒋亭”,后改名为“兵谏亭”。 时至今日,那晚呼啸的子弹留下的弹孔仍在墙壁和窗户上醒目的遗存着。在它们被玻璃罩保护起来之前,我曾用手探摸过它们,那些可以伸进一个手指的弹孔让人没有理由怀疑那个晚上两位将军的决心。幸而有他们的决心,才留给了我们这样的历史,这样的今天。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80615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