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加坡素描 |
[游记]新加坡素描 |
2008-07-01 sina.com.cn |
根据2003年的统计数字,新加坡全国人口418.5万,其中约18%为在此居住一年或以上的外国人。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6004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中华人约76%,马来人14%,印度人8%,其他人种2%。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为主要的宗教,各自都在新加坡拥有大量的庙宇和信众。目前,国家政策还是鼓励生育和吸引外来人才的。政府称,为了适应新加坡的发展,人口需要扩充到大约600万的规模。 新加坡最早的居民,自称“奥郎·罗越”(Orang 1160年,室利佛逝王国的王子圣尼罗优多摩因船只失事,登上淡马锡。他看到一只红毛白胸的动物,体型比羚羊稍大,动作敏捷,飞奔而过。王子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吉祥之兽——狮子,决定在岛上定居下来,并把淡马锡改名为:信科普罗。在梵文中,“信科”是“狮子”的意思,“普罗”的意思是“城市”。现在的新加坡(Singapore),就是从信科普罗(Singapura)而来,意思是“狮子之城”。信科普罗王朝共传五世。我国元代商人汪大渊在他的著名游记《岛夷志略》中记载,他曾经到过新加坡。他称新加坡海边有两块岩石的地方为“龙牙门”,并声称当地已经有华人居住。现在,这两块岩石中的一块已经被炸掉,另一块仍留在港内。马可·波罗在从中国返回意大利途中也曾经到过信科普罗,他称当时的新加坡“大而美,商业繁盛”。 1391年在邏罗的入侵下,信科普罗王朝灭亡,其国王逃到巴溪河口,建立了马六甲王国。16世纪到19世纪,新加坡先后成为柔佛王国和廖内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自16世纪以后,西方国家先后入侵东南亚地区,并为了攫取利益在当地展开激烈竞争。英国东印度公司选择将新加坡作为其马六甲海峡地区殖民据点。1819年1月28日,东印度公司副总督莱佛士率领7艘殖民探险船,来到新加坡海峡的圣约翰岛停泊。莱佛士登陆新加坡被认为是新加坡进入现代化都市的转折点。 在这个历史的瞬间,有一位名叫曹亚志的华人登场。他是莱佛士的随行木匠,大概平时的主要工作是修补船只。但是1月29日这天,他奉莱佛士的命令,带领两名水手上岛,了解情况。他发现岛上有四、五百名海人,马来人和华人,并没有西方殖民者,便在山上升旗,通知莱佛士登陆。因此,在以后华人书写的新加坡历史中称:“莱佛士在曹亚志的引导下成功登陆新加坡,使新加坡进入了现代文明。”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d3a1f201000bgt.html3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