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玛多的游记 |
[游记]玛多的游记 |
2008-01-13 sina.com.cn |
玛多的游记——徒步虎跳峡(三) 2007-11-22 11:28:22 大中小 徒步虎跳峡 (三)2月4日 拐过一个山口,进入峡谷,从这儿就正式进入虎跳峡了。徒步虎跳从桥头到核桃园全程约30公里,从桥头到纳西雅格大约7公里,纳西雅格过去不远就是28道拐。一进谷口,我们就看见金沙江北岸的缓坡上有一个绿树掩映的小村庄点缀在层层叠叠的梯田里。脚下的路标也多起来,在大块的岩石上不断写有“纳西雅格”外加指明方向的红箭头,还有“绿野仙宗”的箭头。虽然路并不比香山的难走,但宁宁却越走越慢。她说昨天一夜没睡好,现在累极了。我们商量着今天走到“纳西雅格”就不走了。马夫听到我们谈话,失望的说:“走到纳西雅格就不走了!那也太近了。”看着他们那复杂的表情,我们大乐。“说过我们不会骑马的,谁让你们不信。”马夫抛下我们,骑上马往前先走了。我们蜗牛一样爬到纳西族雅格,时间将近4点。7公里用了两个多小时。 ‘纳西’是汉语,‘雅格’是纳西语,汉语翻译成客栈或者人家,加在一起就是纳西人家或者纳西客栈的意思。徒步虎跳峡的山路上有许多全国闻名,甚至世界文明的客栈,纳西雅格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客栈之所以著名不是因为他们豪华,也不因为他们大,而是因为他们是在风景如画而又疲惫不堪的旅途中能让人有一个吃上饱饭、洗上热水澡并能踏踏实实睡上一觉的地方,你能不永远记住它们吗?何况纳西雅格还有它自己的特色呢。踏着石块铺成的小路,我们穿过一片菜地,路边一只花公鸡带着一群母鸡在土里刨虫子,它高傲的仰着头对我们瞧也不瞧。一个中年妇女在篱笆边干活,没等我们问,就笑着说:“往里走,纳西雅格。”一会儿,我们就知道了——她是女主人,会说纳西语、汉语和英语,她会的英语极实用,能和老外进行无障碍交谈,比我们这种受多年义务教育,只能往外蹦单词的家伙强得多。 在院门口,我们碰到一对老外从里面出来,年纪也就二十多岁。点头笑笑算是招呼。进了院子,院中有两张圆桌,另一对年青年老外正在吃饭,我们放下包,在另一张桌边坐下。一个女孩儿给我们倒了两杯开水。这是个典型的纳西民居,南、北、东三面是二层小楼,西屋是平房,合成一个四合院。平方是厨房,楼房都是住人的。房屋是砖木结构,木头的立柱、木头的横梁和木头的门窗,屋顶盖着灰瓦。中间大大的院子,铺着水泥地,四周种满花草树木,除了石榴是我认识的,其它都叫不上名。南屋的墙边,也就是紧挨着我们桌子的这面墙边,摆着一盘石磨。墙上,挂满了金色的玉米和粉红的腊肉,腊肉往下滴着油,诱人的香气直往鼻孔里钻。越过屋顶望出去,屋后,是缓缓的山坡,点缀着绿绿的树冠;屋前,在金沙江的对岸是高耸入云的玉龙雪山。温暖的阳光洒满整个院子,除了鸟鸣和鸡叫,只有偶尔的脚步声。我们本想住在南屋,那样躺在床上就可以直接看见玉龙雪山。但已被老外抢占领。我们只能住在东屋的二层,窗外远处就是明天要爬的28道拐。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29abfd01000c5j.html1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