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一玛多青海湖之行(转) |
[游记]十一玛多青海湖之行(转) |
2008-02-22 xici.net |
十一玛多青海湖之行 河源玛多 从青海省城西宁市到玉树州,途中必经玛多县城。玛多,藏语“黄河源头”的意思,从这里往西214公里,便是黄河正源卡日曲。玛多县城海拔4300米,是这一途中海拔最高的居民点,人们说“花石峡不吃饭,玛多县不住店”,都是因为这些地方海拔太高。人在这里是吃不消的。 玛多县城的朝霞 朝霞满天 火烧云 火越来越旺 天刚刚亮,太阳还位升起的时候 太阳刚出来,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天边出现一节彩虹 中午时分的佛塔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是黄河源头第一县,20多年前,这里山清水秀、湖泊成群、湿地连片。赖于黄河母亲的施泽,这个以草原畜牧业为基础的纯牧业县在1980年至1982年连续3年蝉联全国人均年收入排名第一。而20年后的今天,玛多已经沦为省级贫困县,贫瘠的草原再也无力养育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们。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玛多牧民的人均收入超过500多元,人均占有牲畜达到100多头只。超载过牧现象已经露头,但“突破百万牲畜”的口号依然喊得震天响。此后短短几年间,人口不足1万的玛多县,牲畜总数就达到了79万头。牛羊太多了,蚂蚁一般密密麻麻分布在草场。草原厚度在牛羊的啃食下不断下降,直至只剩草根贴着地面。由于降水减少等原因,1997年后,玛多草原的牧草返青期持续推迟,牧草的生长期缩短了近50天。牧草匮乏,牛羊没草吃,直接导致母畜怀胎率低,畜牧业生产遭受灾害性的打击。20多年前,这里拥有两千多只牛羊的牧民比比皆是,现在能有二三十只牛羊的已是大户。 黄河源头的湖泊 黄河源头的高山草地 雪后的日月山 云雾中的日月山 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阴郁中的青海湖 青海湖的水天一色 |
转自:http://user.xici.net/b660847/d60270151.htm2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