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昨日重现的牛车水印象新加坡 |
[游记]昨日重现的牛车水印象新加坡 |
2007-11-27 zen-tea.com |
来新加坡当然不能错过牛车水啦, 早就听说新加坡的华人虽然多, 华人文化却不浓郁, 从媒体和公共设施上来看, 的确有些这个意思. 比如华人报纸, 十分的少, 最不方便的就是地铁,虽然站台上的名称是四种官方语言混合在一起的, 可是报站的时候, 就只有英文和马来文了, 泰米尔文有没有没听清楚, 中文是肯定没有的. 譬如你要去牛车水,上了地铁,一心想等着它说Niu Che Shui可是等不着的,因为,它会说---Chinatown. 偏生我在新加坡机场刚入境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差异,所以拿了本中文介绍, 于是, 自己出门那几天我都战战兢兢, 先把旅游介绍上的中文地名翻译成英文版本,然后才敢上街去.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新加坡的中国气质又是非常强的, 比如我就曾经在街上看到这样的集市, 那里买的散装杂货简直把我一下子拽回到了20多年前拿着瓶子去打散酱油的日子. 所以, 新加坡虽然小,难得小而全, 小而杂, 而杂得又那么和谐自然. 牛车水的心腹之地也不过就这么几条街的范围: 然而小得一点不含糊: 街道狭窄, 大排档拥挤, 但仍然比国内不少步行街多了一份整洁. 最便宜的票价也要15元, 比起5元的国际大片来,的确不是大众消费. 回头看去, 原来这史密斯街曾是出了名的风月之地 一个茶馆, 叫作静思还是什么的, 报上说花了茶钱,可以随意翻阅四面架上的书,度过一个安静的下午, 因为她们开店的目的, 是为了推广佛教. 可惜我寻去一看, 只卖花果茶奶茶一类, 新币3-5元一份, 墙上的书都是台湾某法师的作品, 拿起一本翻开的时候,一位妈妈桑立刻跟过来用浓厚的台湾腔说:" 如果你心诚的话,不凡请回去再仔细阅读." 接着又将我拉到众多佛教手信面前,拼命推销, 说是她们会把收入捐给慈善事业, 因此我买些东西,也算是做了善事.之后她又开始向我诉说她们的老师就是那位法师的弟子, 如何如何卓越不群, 如果我想读她的著作, 边上还有精装版可以收藏云云... 结果可想而知,3分钟后我就心中后悔, 5分钟不到,我这位唯一的客人也逃离了这个"可以度过一个安静下午的地方". 临出门前,路过坐在门口聊天的几位妈妈桑, 看来都是店员, 正在谈一位朋友先生如何事业发达而不出轨的好命故事, 看来,这里主要是一处"好命"的妈妈桑们开小会的地方. Tags: 新加坡 牛车水 版权声明:本文可以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禅茶一味 [ http://www.zen-tea.com/ ]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zen-tea.com/post/singapore_chinatown.html
|
转自:http://www.zen-tea.com/post/singapore_chinatown.html2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