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omBios (天行健) 标题: [五一游记]三.塔尔寺,黄教的诞生地 时间: 2005年 5月17日 23:06:04 星期二 对塔尔寺的最初印象是在《地理》(《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上看到的文章,记 得是介绍塔尔寺的酥油花,用酥油捏成的塑像,看上去非常的漂亮。那个时候只记 得有这么一个寺庙,名字记不清楚,直到这次要去塔尔寺了才牢牢的记住这个名 字。 塔尔寺坐落在西宁市西南方向的湟中县,我们几个打了辆车过去(在西宁体育 馆南面的出租车,不是西宁本地的车,每人10元),听司机师傅说塔尔寺坐落在莲 花山中,莲花在佛教中代表纯洁,莲花山的形状就像一朵莲花,而塔尔寺正好坐落 在莲花中央,古人选择风水的能力,可见一斑了。 塔尔寺其实是中文名字,当年格鲁派创立者宗喀巴诞生时,剪脐带滴血处生出 一棵菩提树。宗师的母亲以菩提树为核心建成莲聚塔,后来一位高僧在莲聚塔左侧 建成弥勒佛殿,先建塔,后成寺,所以称为“塔尔寺”。 说到宗喀巴大师要多说几句了,这位大师出生的时候佛光满屋,有很多吉兆, 而且他出生后具有很多圣人的特征,在当地也很有名,在他三岁的时候,有位高僧 想验证他是不是圣人,就找了块石头,让很多小孩去踩,结果其他人踩上去都没有 什么,宗喀巴踩上去后留下了一个脚印(这块石头现在放在莲聚塔中)。后来宗喀 巴去寺庙学习藏传佛教,16岁到西藏深造,很快成为藏区有名的大师,由于对于藏 传佛教一些陋习不满,他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召开了著名的传昭大会,招集了各地高 僧,达成对藏传佛教的改革意见,并以此为契机创立了格鲁派(意思是“善规 者”),也就是黄教(因带的帽子外面是黄色而得名)。藏传佛教分为红教,白 教,花教,黄教(宁玛派称为“红教”、噶举派称为“白教”、萨迦派称为“花 教”、格鲁派称为“黄教”),其中黄教创立最晚,但是目前在藏区信仰的人最 多,因为现在的“达赖”和“班禅”两大体系是由宗喀巴两位高徒创立下来的,所 以可以说达赖和班禅的根就在塔尔寺! 说到藏传佛教就不得不说那些藏民了,如果你没有到过藏区,你是无法体会到 这些藏民对藏传佛教的虔诚的。莲聚塔中的菩提树,据说有10万片叶子,每片叶子 中都是一尊狮子吼的佛像,藏民到了塔尔寺,会在大金瓦殿前面(莲聚塔外面修的 一座大殿,殿顶都是金子做的,老远就开到一片金黄!)整整磕10万个长头,算是 对每个佛像都磕过头了才离开。我们在大金瓦殿前面看到十几个藏民一直都在磕 头,据说年轻点的一个多月能磕完,年纪大点的要4,5个月才能磕完!看到这些虔 诚的藏民,我们就不难理解那些在朝圣的路上磕死的藏民了! 塔尔寺很有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塔尔寺三绝:壁画,堆秀,酥油花。塔尔寺 的壁画绝在色彩鲜艳,几百年不褪色上,据说壁画的颜料来源都不简单,比如各种 宝石磨成粉,动物的胆汁等等,色彩的确保存的很好,如果不说你不会想到是绘制 了几十年几百年的壁画;塔尔寺的堆秀,是那些男喇嘛用棉花,布等原料堆成一个 大致的形状,然后再缝制而成的,很多堆秀中人物的眼睛是用黑珍珠做的,所以很 珍贵;塔尔寺的酥油花我是早有耳闻了,终得以一睹庐山真面目,虽然之前看过很 多图片,真正看到的时候还是有些震撼。酥油其实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每20公 斤牛奶大约能提炼出1公斤酥油,在塔尔寺到处可见酥油灯,它燃烧没有任何的烟, 只有牛奶的清香,塔尔寺这么多的酥油,都是藏民捐赠的。塔尔寺有上下酥油院两 家,每年正月十五要进行酥油花比赛,所以提前几个月两院就要想好题材,在制作 酥油花的时候,在温度零下的屋中,喇嘛们捏花之前先把手在冰水中浸冷,然后再 捏,酥油花那些逼真的人物,建筑,花朵背后也是一种残忍吧!到了正月十五,两 院把酥油花摆出来,评出一个优胜者,然后就摆到屋内,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酥 油花馆中供人们参观。 塔尔寺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他实际是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分显宗,密宗, 时轮(也就是天文学),医学四大学院,学习完后还会颁发相应得学位证书,所以 在塔尔寺看到的喇嘛都不可小瞧呀! 塔尔寺的建筑是顺着山建的,中间是条路,两边分布有各个寺庙以及僧人住 所。塔尔寺有大小14个活佛之多,活佛就是活着的佛,在藏传佛教中地位崇高,他 们住的相当豪华,听说他们经常飞到港澳台已经东南亚地区给那些信佛的巨商大贾 们讲课赐福,每次都能收获很多,所以在藏区,寺庙不仅地位崇高而且也是最富有 的地方,塔尔寺的大金瓦寺耗费了无数黄金和白银才换得金光灿烂!所以很多人说 塔尔寺是黄教六大寺庙中商业气息最浓的一个。 塔尔寺一行,让我的对藏传佛教有了新的认识,但只是很表面的,黄教其他五 个寺庙有3个在拉萨(哲蚌寺、甘丹寺和色拉寺),一个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还有一个在甘南(拉卜楞寺),应该都很有特色,希望以后有机会都去拜访一次! -- ※ Origin: 【北邮真情流露】 <bupt.org> ◆ From: 61.4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