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塔尔寺景点介绍 游记攻略

[游记]塔尔寺景点介绍 游记攻略

2008-07-22    cnviews.com

(七)藏传佛教寺庙-----塔尔寺

是藏传佛教六大寺庙之一,与中原佛教的寺庙实在大不相同。

宗喀巴大师

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他是藏传佛教中最大的教派----格鲁派(俗称“黄教”)的创始人,在内地,知道他的两个徒弟:达赖和班禅的人会比较多一些,但是在青海、西藏,他则受到信徒们的顶礼膜拜,我们的导游多杰,一提到他必称之为“宝贝佛爷宗喀巴大师”,而塔尔寺香火如此的鼎盛,自然是因为他在信徒心中的崇高地位。

塔尔寺三绝

壁画:说是壁画,其实是绘在布上,再贴在墙壁上的,线条简洁得有点象中国画中的白描,只是局部有些色彩的,而且颜料非常讲究,用珍珠、宝石等捣成粉末,与各种矿物质合成在一起,因此虽历经百年,色彩仍是非常鲜艳。

堆绣:用绸缎剪成各种形状,填充以羊毛、棉花等使得整个构图非常有立体感。我看到的堆绣作品罗汉图,眼睛和念珠用宝石和象牙雕成,栩栩如生。

酥油花:寺内的僧人以酥油为原料,加入各种矿物质调色,用手捏制成的艺术品。由于酥油的溶点很低,制作酥油花必须在每年的寒冬腊月,负责制作的僧人们将酥油放入水中溶解,并且将自己的双手也放入冰水中,待双手冰冻后,才开始制作。一幅近2米高、5米宽的作品,需要花费十几个僧人,数月的时间。完成的作品会在每年正月十五展出,之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酥油会慢慢溶化,因此酥油花每年会更新。作品的内容自然是与宗教有关,今年的作品正中的菩萨有真人大小,宝相庄严,头戴金冠,身披法衣。背影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及朝拜者们神态各异,在做工、细节上都非常讲究。

守护神

除了菩萨外,庙里还会供奉守护神,从壁画上来看,这是个面目狰狞的神像,根据导游的解说,知道这是个嫉恶如仇的神,法力无边,且不容凡人犯半点错误,甚至不能在他面前吃葱、姜、蒜等口气重的东西,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因此信徒们对其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虽然尊敬,但不敢在家供奉,只会在寺庙里供奉守护神像,而且还用布幔隔开,免得不洁的口气冲撞了他。

朝拜

藏人的朝拜方式也与中原大不相同,最简单的是心中默默祈祷,双手合什,举过头顶, 再依次触碰额头、嘴唇、心口,表示头、口、心一致,然后双手摊开,手心向天,头撞一下香案,才算是完成一次朝拜。比较复杂的就是我们在电视里见过的“五体投地”式,整个身躯完全爬在地上,据说要实现一个愿望,必须在神前以“五体投地”式磕十万个响头,年轻的人需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而老年人则要半年的时间,因此殿堂外很多地板已经被磨得蹭亮,这些地板都是用最坚硬的松木制成的,但是每三年都要更换。还有不少人是从住的地方一直磕到寺庙里,鞋子已经磨破,脚已经开裂,肉体的折磨不能阻挡他们对神佛的虔诚,宗教已经是他们灵魂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

哈达

象一条长长的围巾,藏人对神佛或地位高尚的人表示崇敬的方式,殿堂外面的围栏上到处挂着哈达,白色表达圣洁,黄色表示尊贵,蓝色是蒙古人爱用的颜色,表示广阔的蓝天。

经幡

经幡也是在中原佛教的寺庙中见不到的,是一根高约10米的木柱,柱子上挂着一条用藏文书写着经书的长条旗,随风飘扬,无非是祈福和避邪的意思。殿外竖有一根经幡的,表示是主神殿,竖有两根经幡的表示是学院。

法轮

看起来就象一个雕花的圆桶,“桶底”有把手,便于旋转,里面放有经书,据说心中默念“俺嘛哩嘛咪吽”的六字真言
,同时顺时针旋转法轮,便相当于把里面的经书念了一遍,为自己积了功德,我们经常看见藏族人手里转着小型的法轮,口中念念有词,也就来源于此。

喇嘛

喇嘛虽然也是出家人,但是与和尚又稍有不同,身披深红色的袈裟,象征把世间的血光之灾都放在自己身上;不需要剃光头,只是不能留长发,某些教派的喇嘛还能娶妻;也许是因为高原,素食难得的缘故,喇嘛是可以吃荤的,但是不能吃天上飞的,还有水里游的,因为流行天葬和水葬。

转自:http://www.cnviews.com/records/2008/0201/article_9816.shtml22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