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游记二之青海塔尔寺/博客日志/敏思博客

[游记]西游记二之青海塔尔寺/博客日志/敏思博客

2007-07-28    

中午吃了一顿非常丰富的午餐,之后就在导游带领下去了距离西宁市20多公里远的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莲花山坳。对于各种寺庙,我这样的门外汉只能走马观花,看个热闹。虽然下午时分阳光毒辣,但仍然是游人如织。几个穿着朴素的藏民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磕着等身长头,渐渐远去。塔尔寺门口有很醒目的八个白塔,各有含义,是人们必留念的景点之一。我们把在青海机场接受的哈达恭敬的挂在了白塔旁边的石栏杆上。
塔尔寺总体是修建在斜坡上的,也许是心理因素,感觉到了高原地带爬坡格外费体力。红脸蛋的导游一边走一边给我介绍各种传说。最有印象的是这个寺的位置,正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寺里有一块石头,上面已经被涂满了酥油,据说是宗喀巴的母亲干活之余倚靠歇息的地方。而旁边的一棵树,就是非常有佛教意义的菩提树。整个塔尔寺里,只要是人手可以触及的石头、石碑或是树干,都被当地的信民涂上了酥油,还有很多人把纸币和硬币占到上面,多数为一毛钱,也有一些其它面额,甚至是外币,花花绿绿的。导游说,如果有兴趣,可以找硬币尝试着粘在上面,如果能够粘得住,就说明得到了佛祖的保佑。同行的一个团友跃跃欲试,可拿着钱的手又缩了回来。“万一掉下来不是很大祸?”我们几个在旁边笑,导游说,放心,上面有酥油的。
在后来的行程中,对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有了更多地了解。回想起来,就很后悔在塔尔寺时对很多的宗教传说过于漠然。宗喀巴大师生活在公元14至15世纪,出生在青海,后云游学习。据说他创建格鲁派的时候是在拉萨开了一个参与人数众多的法会,当时喇嘛戴的帽子是红颜色的,所以当时的主流教派也成为“红教”,宗喀巴为了以示和“红教”的不同,率领众弟子把帽子翻转过来戴。露出黄色的里面儿,因此格鲁派也成为“黄教”,而且成为当今藏传佛教的主流。以前总以为那些佛教大师既然都被人塑了金像供奉在寺里,那一定都是传说中的人物,属于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其实不然,宗喀巴大师生活的年代正是汉地明朝。他还有很多著作传世,更像一个学者或领袖。
在塔尔寺,还供奉着我小时候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的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佛像,班禅二目圆睁,面带笑容,非常传神。除了佛像,塔尔寺还有十世班禅的行宫。事实上,他被确定为唯一的转世灵童之后,就是送到塔尔寺来学习藏传佛教的知识的。
据导游介绍,寺里的喇嘛也分层次。最普通的也是最常见的,就是身穿绛红色长袍的喇嘛。在高级一些,会在肩膀的位置镶有黄边。寺里的活佛,则是上身穿金黄色绸缎衣服。我突然想起在西宁机场的出闸大厅,迎面见到一个这样装束的僧人,他脸色黝黑,表情淡定。现在想来,竟然是一位活佛。早知道,真应该上前请安问声好。
塔尔寺有艺术三绝:壁画、堆绣和酥油画。壁画的内容多是一些佛教故事。堆绣据说工艺很复杂,现在能掌握其技法的僧人已经很少了。看上去像是浮雕。而酥油画在各个寺里还相对较多。记得前几年去甘南的拉普楞寺,就看到很多漂亮的酥油画。导游介绍,以前酥油画只能在冬天制作和展出,而且做这些工艺品的僧人要在寒冬腊月把手还要浸泡在冰水里,手指温度足够低了,才可以工作,大约工作20分钟,手指温度高到让酥油溶化的时候,还要继续浸泡冰水以降温。现在有了高科技,虽然制作工艺还不叫艰苦,但是已经把每年评比得奖的作品放在一个密封的玻璃房子里,里面常年有冷气,就不用担心它们融化了。当然,在塔尔寺的酥油画展厅里,由于固定的绳子松动,有几米长的作品就斜在,摇摇欲坠,让人看了感觉有点落寞。
从塔尔寺出来,吃了晚餐,我们坐车前往西宁火车站,要正式开展这次的青藏铁路之旅了。

原始链接:http://alantian.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TempleCode=1000000002&BlogLogCode=1001499089
转自:21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