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藏游记之日月山(岁月留声)

[游记]青藏游记之日月山(岁月留声)

2007-07-26    mysinablog.com

青藏遊記之日月山

小馬 | 14th Aug 2006 | 青藏遊記系列 | (224 Reads)

青藏遊記之日月山

從西寧出發,再向西進,前赴青海湖。到青海湖的路上,經過一山口,海拔達3520米,其形態殊異,分左右兩個小峰,各有一雅致亭台築於峰頂,一個為日亭,一個為月亭。原來這裏是聞名已久的觀光點------日月山。日月山古時稱為「赤嶺」,因為山上土色帶紅,所以以此為名。我們下車欣賞日月山的風光,見山坡上綠草如茵,遍地插滿了五彩幡旗,從入口處一直伸延到山崗之下。山口地高,強風不遏,千旗迎風飄揚,紅黃藍白綠,五彩躍動,為一片悠然青草地,平添了幾分姿彩。雙峰之下,有一平台,平台後方各有一道長長的梯階通往山上亭閣,平台正前方另有一道闊大石階,兩邊有雕通石欄,在入口引客而上。其時天清氣朗,白雲在草坪上留下日影,美不勝收。我注目欣賞環山美景,眼光再掃過谷中平台,細意打量,見一白石雕像佇立於上。石像形態優美,手持圓鏡,頸纏披風,雕工細緻,裙襬袖褶,彷彿迎風飄逸,雕像的基座之上,刻有「文成公主」四字。

原來此日月山頭,背後有一段悽美故事。當年唐太宗為了唐蕃交好,將宗室稚女遠嫁西域,文成公主當時只有十五、六歲之齡,要她離別家國,出走長安,到那邊疆之地,自是悲苦交纏。太宗怕小公主思鄉情切,悲不自勝,令人送上日月寶鏡,相傳此鏡有奇異法力,可以讓公主遙望長安物事,以解思鄉之苦。文成公主來到赤嶺之上,見山之兩邊景物迥然不同,一面是花田無際,一面是牛羊遍野,想到自己即將深入茫茫西界,不禁悲從中來,兩行淚水滾滾而下,落在地上,化成了倒淌河流向遠方,匯聚成青海湖。此時,公主想起太宗賜予的日月寶鏡,拿來一照,只能照出自己憔悴的容顏,以為太宗欺瞞,一怒之下擲去寶鏡,從此決心西走,終生再未踏足長安半步。後人為紀念文成公主,名此地為日月山。原來太宗沒有欺騙公主,日月寶鏡一早被西藏相國祿東贊換成普通的銅鏡,因為他怕公主看見長安,歸思難收,到時執意回國,便會多生事端。

我們沒有登山覽勝,只遠觀文成公主的美態,是故我們沿海人士,初到高地,還未適應稀薄的空氣,不想強行登山,怕會氣促頭昏。但在入口之處,也不限於觀景,因為有一些藏人帶同犛牛與初生小羊,招徠遊人騎乘拍照。我們選了一隻白犛牛,其碩大身壯,毛如雪霜,長掛在四肢肚下,幾乎觸地。兩隻灰角彎而尖,自頭頂向外伸出,光滑得能反射日光,鼻頭淡淡紅粉,如薄施胭脂。我手抱小羊兒,乘騎犛牛之時,覺得牛身頗高,只是其骨格堅壯,負重之後,步履仍舊穩固,果真是高原寶物。拍照時牛頭仰首,帥氣十足,是一難忘體驗。旅客如想一嘗騎犛牛滋味,只需付出十塊錢,我覺得一試無妨。

拍照完畢,即將離開日月山,我再次回望遠方的文成公主像,想像當年一位年輕公主,為了國家,離鄉別井,也曾踏足此地,自此再沒有機會與家人團聚,忽有一種通古悲情,溢於胸臆,想起杜甫詠懷王昭君的幾句詩:「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車子漸漸駛離日月山,文成公主像慢慢隱沒在翠綠山巒之間,我心裏暗自慶幸,這處沒有青塚,只有草木鳥語,永遠伴隨着那座清麗塑像,凝視壯麗山色。

转自:http://121897.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3445431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