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徐志摩故居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 耳边响着这温馨﹑甜蜜,略带愁绪的诗,心里想着这位浪漫诗人的浪漫人生,我们来到海宁 硖石的徐志摩故居。 这是一座中西合壁式的小楼,建于1926年,是徐父为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而建造的。志摩 深爱此楼房,称其为“香巢”。 大门口的匾额“诗人徐志摩故居”是金庸题写的。金庸也是海宁人,还是徐志摩的表弟呢。 海宁的名人真不少,著名学者王国维,传说中,乾隆皇帝的父亲陈阁老,都是海宁人。 故居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前后两进,主楼三间,两层,屋顶有阳台,可登临远眺。楼 上东侧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新房,房内有粉红色的西式家具和壁炉,有小曼的梳妆台。新 房与前厢房相通,即“眉轩”书房。在此,志摩写下了蜜月日记《眉轩琐语》的第一篇。 徐志摩1922年与张幼仪在柏林协议离婚,张幼仪由志摩父亲收为继女,住在此楼西侧。 1926年10月,徐志摩历经波澜曲折,终于遂愿与陆小曼结合。梁启超在婚礼上作了古今罕 见的致词。特抄摘如下,供诸君欣赏:“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来人。徐志摩, 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 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碍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 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 次结婚……”梁老先生对徐志摩的婚事,牢骚满腹,借着婚礼,不客气地教训了他们一顿。 1926年11月16日,徐志摩和陆小曼来此度过了一个月最甜蜜的新婚生活。他们游山玩水, 吟诗作画,读书谈心,过着一种“草青人远,一流清涧”的超然生活。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善于表现柔婉﹑缠绵的情感,真挚﹑热烈﹑流畅,给我 们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诗人才华横溢,学贯中西。当年泰戈尔来中国访问时,徐志 摩就担任他的翻译,深受泰戈尔的赞赏。 1931年11月19日,飞机失事,徐志摩遇难身亡,年仅35岁。 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衫, 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 诗人悄悄地走了,什么都没带走。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和丰富的感情生活佳话,让后人 去欣赏﹑去评价﹑去论说。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发表于 18点34分, 推荐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