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情游记津巴布韦之维多利亚大瀑布

[游记]心情游记津巴布韦之维多利亚大瀑布

2008-06-10    tianya.cn

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之间的界桥就建在瀑布峡谷距离最短的地方,这是一座年代久远,值得一说的桥。在维多利亚瀑布酒店看界桥最好的时间应该是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或者早上日出,不过只有到界桥上去走一走,也许才能真正体会其百年沧桑。去往界桥的公路双车道,据说是南部非洲向北进入非洲内陆最重要的陆路通道。如此大动脉往界桥方向塞满了加挂的大货车纹丝不动(据说那种后厢封闭的里面其实全是大冰箱,将南非的水产品运到赞比亚去),所有小车基本上只有逆行才感觉比步行会更快一些。快到界桥是车停下来,说实在的要不是被告知要拿着护照进去,我还以为停车是去这个酷似国内公共厕所的地方唱歌(主要是因为这个建筑门开的方向特别怪,一般这种开门方向只在厕所才会用)。进去朋友就大呼向工作人员大呼“BOSS”,还向我挤眉弄眼用中文说:白天我叫他们BOSS,等晚上在酒吧里他们就得叫我BOSS了。所谓检查站,布局也是很简单:房间被一隔为二,中间的隔离区也是工作区,我身处的位置是所谓离境区,隔着工作区的房间那头就是入境区,工作区里的工作人员坐在转椅上或者站着,转过来就办离境,转过去就办入境。我看到墙上张贴着很多英文告示,其中有一张挺旧的大意是不得带多少多少钱出境之类,后被告知我这张告示已经成了笑话:车子通过界桥是要付费的,现在的过桥费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告示所规定的数额(通货膨胀得太快了),所以这已经是废纸一张了。也许看到我持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所以工作人员在应了那个热情的BOSS招呼以后,连护照也懒得翻开,就在一张被裁得只有两个火柴盒那么大的白纸上用英文写下:一辆车、三个人,又盖了个我也没有看清的什么戳,就OK了。我们从那个朝向很怪的门鱼贯而出又上了自己的车前行,不出50米就遇到关口,还是将那张白纸从车窗递了出去,外面的人看看白纸又看看我们车里的人,确认是三个人以后将那白纸插在了一旁桌上的铁钎上,举手、放行。当我通过他身边的桌子时,注意到那个铁钎上竟然已经插了厚厚一叠白纸条——心想:这不就是中国的“路条”嘛!

出了检查站也就算是出了津巴布韦边境,空气中明显能够体会到牛毛般细细的雨丝,这是因为今年赞比西河水量特别大导致瀑布激起的水雾所致。公路上湿漉漉的像下着雨,到处都是大大小小混浊不堪的水坑,都是被大卡车压的,路肩以外的野地更是泥泞不堪,有的水坑甚至深有半米。装了各种物资且长相各异的卡车或停或陷就这么等在这条非洲大动脉上,我们只得找块空地将车停下,步行上桥。界桥,英国人于100多年前修建,纯钢梁结构悬空而建,距离峡谷水面100多米,从远处看就像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100多年前哪里有什么赞比亚或津巴布韦?当时修桥的目的不是连通两个国家,而是为了横跨维多利亚大瀑布那深深的大峡谷,为陆路交通提供便利和捷径。瀑布酒店露天中庭北侧树荫下有两个背靠背连在一起的椅子,上面有蓬下面还有轮子和一段铁轨。初看上去以为就是一般的公园椅,旁边一块牌子上说明:当年这里的白人贵族坐着这个椅子,由黑人人力驱动驶过界桥观赏瀑布奇观,云云。是真是假,无从考证。

10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早已成为了“非洲面包篮”津巴布韦和“铜矿之国”赞比亚的国界,桥名也就由此而来。和100年前相比,桥下的河水依然汹涌澎湃,界桥却已然成为非洲大动脉上的危桥!当年英国人造桥,如今中国人维护。现在每年中国工程队都会从桥的那头赞比亚一侧过来保养界桥和公路,一天的工作完成以后又会回到赞比亚那边去,看这个样子今年这路和桥都又快到保养期了。走上界桥方才发现这窄窄的桥面也并不简单:一侧是铁轨走火车,一侧是单车道公路走汽车,桥两侧一米来宽供步行。从这里极目远望,悬在空中若隐若现的钢索分别是秋千和蹓索,除了在世界第二大瀑布上空体验这些极限运动带来的肾上腺极度分泌以外,这个秋千据说能够让人脸贴到岩石,而那个蹓索似乎是可以不办任何签证或边防证就在短短几分钟里自由往返于两个国家的唯一方式。再向远望,绿山之中所掩映的就是童话世界里皇宫一般的维多利亚瀑布酒店了。与从酒店方向看瀑布不同的是,界桥上空除了水雾还有赞比西河震耳欲聋的咆哮。从界桥向下看去,上游宽阔舒缓的赞比西河经过瀑布巨大落差形成雷霆之势,在界桥附近峡谷之中连续经过多个180度大回转,正所谓“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在冲天水雾形成的一道瑰丽彩虹中,这条非洲第四大河桀骜地奔向了远方的印度洋。转身,界桥中间公路侧站着位上了年纪的非洲妇女,她的身边一共有两块牌子:STOP和YOU ARE NOW ENTERING ZMBIA。后者好理解,因为另一块YOU ARE NOW ENTERING ZMBABWE刚在就在旁边。这个老妇人主要工作是转动那些STOP的牌子,STOP朝向哪个国家,那个国家方向开来的车就得在桥头停下——只有一条车道没有办法交替通行吧,这就是为什么非洲大动脉如此阻车的原因。

转自: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travel&idArticle=155759&flag=121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