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东涌—大澳(东大古道) |
[游记]东涌—大澳(东大古道) |
2007-07-16 yahoo.com |
"青蛙行山隊"的第三十一次行山活動,由東涌出發,經沙螺灣及深屈,至大澳完成行程. 簡介: 行山隊原定目標為大東山,但到達東涌後發覺山上迷糊一遍,為免再次進入仙境,臨時更改行程至大澳. "東大古道"連接大嶼山東涌與大澳,沿岸途經(石散)頭村,沙螺灣,深屈等地方,是昔日的交通要道. 活動詳情: 1. 日期: 2007年4月7日 裝備: 1. 郊區地圖 行程: 由東涌地鐵站起步,先登上一小山崗,看看輪候"昂平360"的人潮,及東涌灣一帶景色.東涌--"我有份起架!",想起當年還是地盤處處...... 登上小山崗,除看風景外,還參觀了"東涌小炮台"遺址."東涌小炮台"乃清朝年間因應防衛需要而興建的防禦工事,有說是用於對抗海盜張保仔的. 遺址上有何不明物體造成這反光效果? 之後穿越東涌殘餘的小村-馬灣涌村,進入逸東村,可補給物資. 正式起步!這日遊"東大古道"的人比預計的多出很多,而且多是十數人的隊伍,十分熱門的路線,人山人海. 東涌灣僅餘的一片濕地,隨著發展及污染,相信亦快要消失了. 遙望逸東村. 灰濛的一片天空. "東大古道"途經多個村落,感受漁村及田園風情.先進入"石散"頭村. 公廁路線圖,十分方便. 廢置的"石散"頭學校,這麼小的學校,當年同學們是怎樣上課的呢? 村落的大爐灶,足夠做全村人的飯了. 此路線初段可近攝機場一角,好天時更可見飛機升降.但這日則只聞其聲. 沿海小徑,迎著微微涼風,亦是一條走起來十分舒服的路線,男女老少咸宜. 共勉之. 下一站,沙螺灣.行程的一大遺憾,是沒有走出至沙螺灣的海灣遊逛. 沙螺灣的農莊. 再下一站,"石散"石灣.據稱將來港珠澳大橋的香港落腳點就在"石散"石灣了,所以數年後由"石散"石灣至東涌這段路將會有重大改變,環境將會受重大破壞吧. "石散"石灣深石村的大樹菠蘿. XX花. 另一廢置村校--深石學校. 深屈灣,行程中其中一處有士多可供補給的地方,聚集了不少遊人. 離開深屈,向大澳進發,離開石屎路進入泥路.圖為嶼西海岸一攝. 此段全程無遮擋沿海山徑,極目向海,令人心擴神怡.絕對是"正!". 接回大澳的海提,行程接近尾聲. 最後拿出地圖,尋找"嶼北界碑".相信這塊對香港的歷史十分重要的界石,大部分行山人仕都會錯過的. 原來"嶼北界碑"就在一小山崗上,沿上"大澳墳場"的梯級直上便可. "嶼北界碑"於1902年豎立,至今已有105年歷史,它是當年清政府租借新界所立的標誌.石碑的基座上亦刻有東經113度52分,這是為了清楚顯示所租借的界線. "嶼北界碑"附近有更佳的景觀,一面可見大澳全景. 另一面可見寶珠潭一帶. 最後閒遊大澳,體驗水鄉風情. 行程完結,待續...... 備注: 1. 地圖由"http://www.centamap.com/"網頁取用 新增回應 |
转自:http://hk.myblog.yahoo.com/van_nistelrooy/article?mid=2777&fid=67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