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荃湾游记

[游记]荃湾游记

2008-06-13    waywaycn.com

荃湾(Tsuen Wan)为香港新界的一个地方,荃湾新市镇及荃湾区的主要部份。荃湾一词原来是昔日当地的一个海湾,位于大帽山南面山脚,西南方面向狭窄的蓝巴勒海峡,为青衣岛的对岸,后借用作邻近地方的名字。1950年代,当年荃湾面积约有0.5平方公里(只计荃湾市中心),香港政府在1970年代开始在荃湾进行大规模填海工程,现在由荃湾路、杨屋道至德士古道亦是填海得来的。1990年代为了兴建西铁的荃湾西站,荃湾路以西面一带海旁再一次进行填海工程,多次填海工程已经令蓝巴勒海峡进一步收窄。

荃湾古称为浅湾,据说是因该处海湾水浅而得名,传说南宋皇帝宋端宗曾于南逃时停驻于此地。浅湾一名亦屡见于明朝和清朝的地图和文献,包括新安县志等。荃湾以前因为海盗猖獗的问题,亦曾称为贼湾。而荃湾近蓝巴勒海峡一带以前叫做三百钱,因为传说人们经过该地时,要给三百钱的过路钱。

历史年表
清初时,荃湾曾经有多个名称,包括荃湾约、全湾约和全湾。在清康熙八年(即1669年),迁界令一度放宽时,大批客家人迁入荃湾,沿青山路成立大约26个村落,其中最早建立的有老围村。
19世纪末,当时约有3000人的荃湾分为4个“约”:海坝、葵涌、青衣及石围角,4约首领组成荃湾安全局,维持荃湾地区的治安。
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并把新界分成“八约”管治,当时荃湾属于九龙约。
1906年,政府开始成立理民府制度来管治新界,把新界分成南北两约,荃湾以北之地归北约,荃湾则属南约,所在地设在香港岛。
1941年12月,日本领占香港,荃湾被归入九龙,自成一区称为荃湾区。
1948年,立法局通过《新界行政法例》,荃湾再次归入南约管辖。
1950年代,中国大陆由于解放引来大量的内地人士涌入香港,因此同时引入大量资金、技术及廉价劳工,荃湾亦在德士古道、杨屋道及柴湾角一带兴建多间工厂,令当时的荃湾工业发展蓬勃。
1966年,荃湾从南约分治出来,独立成约,称为荃湾约。
1970年代初,香港政府通过荃湾发展计划,并将进行大规模填海工程,兴建多个公共屋村及基本建设。
1977年,政府宣布在新界成立不同地区的咨询委员会,在荃湾设立“荃湾地区咨询委员会”,巩固了日后成立“荃湾区议会”的基础。

转自:http://yunyun.waywaycn.com/b2442.html1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