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港游记黄大仙庙 |
[游记]香港游记黄大仙庙 |
2007-12-02 kaktao.com |
这是香港很出名的黄大仙庙.100道教场所. 赤松黄仙祠 DSC01007.JPG 人山人海 DSC01008.JPG 围栏内是膜拜区 DSC01009.JPG 通往主祠的道路 DSC01735.JPG 三圣堂 DSC01743.JPG 意密堂 DSC01748.JPG 刚过的赤松黄大仙宝诞 DSC01734.JPG "清灵宝洞" 石碑 DSC01736.JPG 褐色的塔,不知道什么名字.像日本塔. DSC01744.JPG "青云"这石碑,让我想起香港明星,劉青云. DSC01747.JPG 简介: 在每年農曆年底及 正月初一 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該祠,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每年 農曆八月二十三日 是黃大仙師寶誕,所有黃大仙的弟子會于正午時份聚集於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 在20世紀初,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 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了九龍獅山下的龍翔道建祠。後來,信眾漸多,香火日漸鼎盛,成為港九著名廟宇之一。據說黃大仙「有求必應」,簽文尤其靈驗。每年,不少善信爭相在農曆新年大年初一上「頭柱香」,成為一年一度的城中農曆賀歲佳話。註:網主可從來沒給這美麗的夢境所驅動,年青人拜黃大仙,可能是求學心態上的驅使,只要心誠意懇,何嘗不會受到指引,何必為了頭柱香的所惑。 祠外的一個大牌坊,上著「赤松黃大仙祠」的大字。經過解簽檔、算命看相攤等,便看見另一個內牌「第一洞天」,再拾級而上,有另一個牌坊,上面寫著「金華分述」,每個牌坊都有其宏偉的建築特色和意義。 黃大仙祠內的九龍壁仿照北京九龍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的題詩,增添黃大祠的中國傳統特色。 大雄寶殿輝煌宏偉,雕刻精細。在香煙彌漫下,善信頂膜禮拜,祈求福至。殿內有碑文一則,簡介黃初平成仙的經過。 除了大雄寶殿外,祠內其他建築也充滿傳統特色,如三聖堂奉祀呂祖(呂洞賓)、觀音和關帝,並掛有萬世師表孔子的畫像。祠內又珍藏不少道教、佛教和儒家的典籍,可謂集儒、釋、道三家於一身。黃大仙祠贈醫施藥,也參與不少社會活動。近年,更獲批准在祠內舉行婚禮,為新人辦理註冊事宜。 另一則報導;瑞典漢學家羅斯寫過一本《香港黃大仙》的書,描述了黃大仙縱橫港澳的歷史。據稱黃大仙聖道遷播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人煙冷港,成為一個世界著名的香港。1921年香港的善男信女們結團嗇色園,在九龍的竹園興建赤松黃大仙祠(祠有一石牌坊“金華分跡”標之淵藪)。在香港人眼裡,黃大仙是個財神,保護神,還是一個主宰讀書人命運的 文昌 君。為祈福迎祥,為消災避禍,為生意興隆,為闔家歡樂。三、四百萬港人頂禮膜拜黃大仙近百年之久。據悉1996年的黃大仙聖誕,香港人們排隊捐款達三千萬港幣。 摘自:http://hk.myblog.yahoo.com/jw!tL ... le?mid=7819&prev=7825&next=7805
|
转自:http://www.kaktao.com/blog/?action-viewthread-tid-1427156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