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边陲名胜-街津口-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游记]边陲名胜-街津口-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2007-09-06 luker.cn |
p> 皇鱼雕塑的题材显出地方特色,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是鱼类的家园,众多的鱼类养育了赫哲人。关于鱼和赫哲族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这座雕塑描述的是赫哲族美女伊儿嘎怀抱已经化为鳇鱼的心上人额图力跳江殉情的悲剧场面,表现了赫哲人敢于反抗追求幸福的精神情操。 半坡亭的楹联很贴切:“半在云间半在山,独占白日独猎闲”。金伞亭更象一柄拿不动的伞。贵荫厅楹联说:“山青明秀丽,晴雨好旖旎。”明媚的阳光,繁茂的森林,潺潺的流水,清新的空气,真想放下一切,在此住上几天呢! 最里面是天鹅雕塑,天鹅是赫哲族的吉祥物。振翅高飞的天鹅象征着赫哲族的生活蒸蒸日上。洁白无暇的天鹅也是赫哲族男女青年爱情的象征,表达了赫哲族人对纯洁爱情的忠诚与向往。 我们就在雕塑前的鸿羽山庄用餐。 渔猎民族的拿手菜当然是鱼了。最著名的当属塔拉卡,亦称刹生鱼,就是先将鲤鱼、草根、鲟鱼、白鱼、胖头等鱼的肉从鱼骨上剔出两整块,改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加葱、姜、野辣椒、食盐等佐料,生拌而食之。或加醋、豆芽、粉条等,其味更佳,为待客上品。赫哲族至今还保留夏季撒网,冬季破冰钓鱼的生产方式,但吃客太多,又都是大盆大盘的鱼,使鱼资源锐减,政府不得不从一九九五年实施“12167转产工程”,即每家除养一条船打鱼外,还要逐步做到养二只羊,一头牛,种六十亩地,七十亩经济林。走上富裕之路,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资源是有限的,子子孙孙还都要享受,其实除了大吃特吃当地特产外,还有巧吃,比如说,增加互动性项目,让游客自己学打鱼钓鱼,就吃自己打到的一、两尾鱼,肯定特别香特别有味道,这样总不会摆一大桌子鱼,半是吃半是看,成为显示东道主盛情的道具而不单是果腹的目的了。即使牛、羊,也不能无节制地奢靡浪费,因为牛、羊要吃草,人们大吃牛、羊,也就是间接在啃食植被。 酒足饭饱的后果之一就是影响继续游览,尽管有很多好玩的没玩着、好看的没看到,也都弃之不顾,打道回府了。 街津口曾是金朝“赫金”国的中心,有悠久的历史,曾出土石斧、骨箭头等文物。街津十景有街津山、钓鱼台、斩妖石、德勒乞、寒葱沟、望江亭、通江桥、青松沟、涌金泉等,很多没见到,何时能自己做主来游览,那时侯再亲眼看一看吧。
|
转自:http://www.luker.cn/Youji/viewyouji.asp?ID=12277&ArticlePage=22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