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欧亚之行”  6月12日,校报编辑部组织学生通讯社全体学生记者赴“欧亚之窗”采风。 带着些许好奇与憧憬,我们终于抵达了期盼已久的“欧亚之窗”,这里是欧亚各地建筑艺术的缩影。 踏着厚重的青石,沿着立脉相承的主干道一路行去,望见远处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座座或圆盖或尖顶或拱形的奇特建筑,给这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我们领略了凯旋门的美仑美奂,荷兰风车的旖旎风光,迪斯尼乐园的童话意境,大和木屋的幽然凝致 ,还有风格迥异的苏、德式建筑,无不透露出浓郁的异国风情,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不禁要感叹世界各地建筑的巧夺天工,建筑师们的精湛技艺,更加感叹造物的神奇。各国的能工巧匠千百年来,在各自家园建设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而今,我们能将象征人类文明的标志性建筑尽收眼底,亦是幸事。 水上游乐场与异域风光并举,尤令我难忘的是“铁索桥”。谈笑间,不觉走近了 “铁索桥”。面对宽阔的湖面,光秃狭窄的铁索和随风摇摆的缆绳 ,我胆怯了,本欲原路折回,可在周围朋友的激励和内心挑战自我念头的怂恿下,我鼓足了勇气迈了上去。 刚走几步,脚下开始不稳,手中的缆绳也开始剧烈摇摆,身体随之骤然倾斜。“不,我不走啦!”我大声喊道。后面立刻传来很多声音:“别停下啊,快走呀!”由于人太多,铁索开始左右颠簸,脚步异常的沉重。此刻方真正体验到红军横渡大渡桥时的心情!满是汗的手握不住缆绳了,我的尖叫声也已经非常凄惨了。这时,后面传来几个声音:“手抓紧,脚横着走,没事的,有我们呢,你掉不下去!”也许是感动,泪水模糊了双眼。岸边又传来“加油,努力”的鼓励声。我终于,再一次鼓足勇气,以一种悲壮姿态,一步一步挪过来。终于,我胜利了! 回头再看那桥,本来就几十米,当初却那样的漫长!清风习习,烈日依旧,脸上泪痕犹在,心头久久不能平静。再看看朋友们也满是汗水的脸,感动的话不知该从何说起了! 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一幅幅激动的画面,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之中。是啊,正有了这许多难忘的经历与总结,我们才得以成长;只有经过了无数的历练,我们的人生才不会贫瘠,才会实现人生的饱满。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心灵间也应是没有壁障的。面对着人类创造的文明,我们思索:社会需要和平,人们需要团结互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